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一种在PSTN网上实现基于PC的实时视频通信的方法.它将对在窄带通信网上实现可视电话、移动可视通信、远程监控等业务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3.
4.
对21世纪黄河下游防洪减灾的探讨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时Yang 《人民黄河》1999,21(12):1-3,8
从自然因素看,黄河下游洪灾的形成,不仅由于洪水本身量的大小,更主要的是泥沙太多,致使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排洪能力日益降低,河势游荡变化剧烈。因此,为了减灾,既要控制和削减洪水,更要着重解决河道的泥沙淤积问题。然而,多年的实践说明,解决泥沙淤积需要采取多种途径,通过长期努力才能奏效。因此,黄河下游防洪减灾将是今后治理黄河的一项长期的首要任务。1 21世纪黄河下游仍有发生大洪水的可能黄河下游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主要来自三门峡至花园口和三门峡至河口镇两个区间。前者称为“下大洪水”,后者称为“上大洪水”。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介绍现有的ADSL宽带接入网的通信体系结构基础,对PPPoE(PPP over Ethernet)协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它将对今后实现Internet接入、视频点播(VOD)以及远程服务等ADSL业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粮库收储当年的粳稻为研究对象,研究高压交变电场和充氮气调环境中稻谷储藏品质和加工品质特征,旨在初步探讨高压交变电场在稻谷储藏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双因素两水平实验,在28℃下,在空气无电场、空气有电场、充氮气调无电场和充氮气调电场这4个处理环境中对稻谷进行储藏,探讨其品质变化.结果 充氮气调处理对储藏稻谷的水分含量下降,脂肪酸值、黄粒米率、黄度指数和碎米率的上升有显著减缓作用;高压交变电场储藏对稻谷脂肪酸值、黄粒米率、黄度指数和碎米率的上升有显著抑制作用,脂肪酸值和黄变抑制效果相较于充氮气调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研究表明,电场和气调处理对糙米率和精米率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在高压交变电场和充氮气调处理环境中储藏稻谷都能起到较好的保质作用,电场处理对于抑制脂肪酸值和黄变有一定优势,这为高压交变电场仓储稻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一种在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上实现基于PC的实时视频通信系统的方案,它将对在现有窄带通信网上实现可视电话、移动可视通信、远程监控等业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变薄拉深冷成形工艺中,减薄率是对整个筒形件尺寸精度有着重要影响的工艺参数。为了探究减薄率对变薄拉深筒形件尺寸精度的影响,以C15-c低碳钢材料为研究对象,在Simufact. forming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对该研究对象不同减薄率下的变薄拉深冷成形工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把变薄拉深后筒形件的外圆度误差与壁厚偏差作为评价指标,探究变薄拉深冷成形工艺时减薄率对筒形件尺寸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减薄率的增大,筒形件的外圆度误差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减薄率的增大,筒形件的壁厚偏差呈现增大的趋势;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变化规律一致,两者之间的误差小于10%,说明有限元仿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设置的目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改革和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进行论述,指出"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同时提出课程建设的内容和具体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和其他类似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设置的目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改革和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进行论述,指出“热能系统分析与优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同时提出课程建设的内容和具体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和其他类似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