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物显微图像中网孔状及针板状成分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石的显微图像成分分析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应用研究课题,针对所要求的对某种矿石进行自动识别的任务,提出了一种使用改进的统计假说方法对网孔状纹理成分进行识别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采用Sobel变换、骨架提取以及Hough变换相结合的技术进行针板状纹理成分识别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以现场烧结矿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中采用XRD分析、光学显微镜定量观测、EPMA分析和纳米力学测试等方法,研究烧结矿矿相特性,并从烧结微区成分、烧结温度和褐铁矿反应行为等方面,探讨返矿形成机理。试验研究表明:(1)烧结矿矿物主要包括赤铁矿、磁铁矿、铁酸钙和玻璃相,成品矿中矿物组成以铁酸钙和熔蚀形磁铁矿为主,并伴有大量的二次赤铁矿,原生矿比例较低;而返矿矿物组成含有较多的自形晶磁铁矿和二次赤铁矿,铁酸钙含量较低,且部分铁酸钙呈细密针状结构与原生赤铁矿共生,细粒级中含有较多的原生褐铁矿。(2)不同形貌的复合铁酸钙中,枝晶状铁酸钙Si O_2和Al_2O_3含量较低、二元碱度和Fe_2O_3与Ca O的摩尔比较高;而板、块状铁酸钙Si O_2和Al_2O_3含量较高、二元碱度和Fe_2O_3与Ca O的摩尔比较低。(3)烧结矿矿相中,赤铁矿硬度较高,硬度值为18~22 GPa;铁酸钙、磁铁矿硬度次之;而玻璃相硬度最低。返矿形成机理方面,分析认为:低碱度微区形成的自形晶磁铁矿和玻璃相的矿相组织、烧结温度偏低区域形成的SFCA-I和原生赤铁矿的矿相组织、原生褐铁矿本体及其周边反应区域的矿相组织,上述矿相组织抵御外力冲击能力较弱,易于形成返矿。  相似文献   
3.
对喷洒CaCl2溶液以抑制烧结矿RDI的时效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失效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用钢铁厂含铁废料粉尘冶炼铁水的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可用钢铁厂含铁废粉尘或铁矿粉冷固结球团生产铁水的新工艺流程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焦粉粒度对铁矿石烧结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矿石烧结中焦粉的燃烧过程取决于焦粉的粒度.通过烧结试验,研究了焦粉粒度对烧结性能和质量的影响(针对含10%MAC粉的配矿).通过降低细焦粉粒级(相似文献   
6.
改进的图像纹理检索方法在矿石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将图像纹理检索应用到某种矿石成分的识别中,在使用灰度共现矩阵和灰度行程统计矩阵进行特征提取的基础上,考虑到将纹理识别时的计算时间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提出了仅使用一个综合特征进行目标纹理检索的有效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只要对按照欧氏距离定义的相似度进行匹配时,选取适当的相似度阈值,则该方法便能够获得满意的纹理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TG-DSC方法在空气气氛下,对澳大利亚和巴西共13种铁矿石的结晶水分解特性、矿石中Fe2O3分解特性及铁矿石的软熔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铁矿石和巴西铁矿石的结晶水开始分解温度、分解温度区间、结晶水含量及结晶水分解吸热量均存在差异,经计算,如果烧结混合料中结晶水升高1个百分点,那么在烧结过程中,由结晶水分解吸热量增加而需要多消耗的热量为2.31×104 kJ.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的Fe2O3分解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及分解温度区间相近,而澳大利亚矿的Fe2 O3分解吸热量却明显高于巴西矿的Fe2O3分解吸热量.铁矿石软熔过程生成的液相量与矿石中SiO2含量密切相关,SiO2含量越高,矿石在软熔过程中生成的液相量越多,η值越小.  相似文献   
8.
风口焦炭性状与高炉操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炳庆  沈红标 《钢铁》1996,31(4):16-21
  相似文献   
9.
笔者利用等离子燃烧炉,研究了高炉喷吹煤粉粒度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粒径增大而燃烧率呈明下降,粒度细化有助于燃烧;随粒度细化无烟煤燃烧率提高较大;粒度-0.075mm的含量在10%~40%区域内,燃烧率趋势线上升较明显,在大于40%区域内对燃烧率影响不大;煤粉中如没有+0.30mm的粒度,有助于燃烧率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中采用测量熔渣在Fe-Ni合金垫片上投影面积的方法考察SiO_2含量对烧结黏结相流动性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和SEM对烧结后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并且应用CaO-Fe_2O_3-SiO_2体系1 300℃等温截面图分析SiO_2含量与黏结相流动性和微观结构的关系。在黏结相成分为CaO含量10%、15%和20%,SiO_2含量2%和6%,试验温度为1 250、1 300和1 350℃,快速冷却的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1)烧结黏结相流动性随SiO_2含量提高而降低。总体而言黏结相流动性随烧结温度提高而增加,但CaO处于10%的较低水平时,提高烧结温度对增加流动性的影响效果比较有限。(2)黏结相SiO_2含量增加,微观结构中赤铁矿比例提高。(3)通过等温截面图分析可知,体系SiO_2含量增加,黏结相固相比例增加、液相比例减少,同时液相中SiO_2提高幅度较体系中SiO_2提高幅度更为明显,在以上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烧结黏结相流动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