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湘涵  弯艳玲  楚顺顺  许金凯  吴庆堂 《表面技术》2023,52(9):351-357, 407
目的 探究出能使液滴移动距离达到最大的复合表面制备手段,以及液滴在其表面的移动机理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电火花加工技术在H62黄铜表面制备四棱锥结构构建结构梯度,并通过化学刻蚀在四棱锥表面制备润湿梯度,从而形成复合梯度结构。分别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速摄像机观察复合表面的微观结构与试件表面液滴的移动过程。结果 复合结构表面不仅具有不对称几何形状引起的拉普拉斯压力,其上的液滴还会受到不平衡表面张力的作用。润湿梯度提供的不平衡表面张力与结构梯度形成的拉普拉斯压力共同组成驱动合力,令液滴在相较单一梯度表面表现出更强的移动性能。对比分析侧面夹角等因素对液滴定向移动的影响规律后得出,经化学蚀刻后的复合表面,液滴移动距离提升明显,并且移动距离增加量与夹角β成正比。在结构梯度与润湿梯度的共同作用下,液滴在β=5°的试件表面上定向移动距离达到最大,最大移动距离Lmax=6.96 mm。结论 相较于单一梯度表面,复合型液滴定向移动表面可以获得最长的移动距离,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制备方法上,电火花线切割与化学刻蚀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有助于推动制备大批量液滴定向移动复合表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种高精度圆柱套内壁闭合曲线槽的检测装置,尤其适用于对高强度、高刚性、高精度的内壁闭合异形曲线槽工作曲面的精密检测,该装置由工件主轴传动系统、床身、深度进给轴传动系统、直线进给轴传动系统、检测装置、数控系统、电感测微仪组成;通过直线进给轴、工件主轴联动,采集电感测微仪的数据并存储到计算机中,实现了圆柱套内壁闭合异形曲线槽工作曲面的精密检测,可满足高强度、高刚性内壁闭合异形曲线槽工作曲面的加工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中根据近两年来国内无铅钎料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简要评述了无铅钎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并着眼于焊点可靠性对无铅钎料进行了评述。首先介绍影响无铅焊点可靠性的因素;其次汇集了2012~2018年国内学者对无铅钎料焊点可靠性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并结合加载载荷及热循环共同作用、有限元模拟分析、电迁移及锡须生长影响无铅焊点性能的4个方面对无铅焊点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以上研究成果针对无铅钎料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新型无铅钎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本文利用商业CFD分析软件ANSYS Fluent对某汽车中冷器的内流场进行CFD模拟分析,利用ANSYS Fluent软件的多孔介质模型模拟中冷器芯体扰流片的阻力特性,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极大限度地降低了中冷器内阻CFD分析模型的规模。在产品设计初期,通过对中冷器的内流场进行CFD分析,能有效了解中冷器内部的速度分布情况、压力分布情况以及中冷器内部各冷却管间的流量分配情况,可以得到中冷  相似文献   
5.
基于工业机器人磨削中大口径的光学元件是精密加工作业的关键技术,由于工件形状多样化,通过对机器人在行走的过程中行走路径控制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了工业机器人的行走速度控制与路径控制模型,提出了利用自适应筛选法确定行走步长,利用RobotStudio软件,进行离线仿真,降低了实际加工过程中不可预料的错误发生概率,提高了控制工业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工具摆角与路径精度,为后期的样件加工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6.
中大口径非球面光学元件的铣磨-精密磨削-快速抛光-超精密抛光的高精度、高效加工工艺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精密磨削加工中的光学元件磨削面形在位检测技术是保证加工-检测-补偿、再加工-再检测-再补偿的关健技术。本文通过分析精密磨削的在位检测原理、方案、检测路径规划,提出了一种适合轴对称非球面精密磨削的电感式在位接触检测装置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数据处理方法,可有效剔除奇异项,给出数据预平滑处理的路径,通过Gauss-Newton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和NUEBS曲线法进行曲线拟合试验,给出了更利于补偿加工的曲线拟合方法,取得数控补偿合理参数,实现加工快速收敛,最大限度逼近实际加工面形。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在位检测的随机误差标准差,经滤波后减少了1/3,验证了其在位检测技术结果的可行性,提高了磨削加工中的测量效率与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自动线的步伐式工件输送装置的驱动机构,以电动机为动力源,采用曲柄压力机中的转键离合技术实现驱动动力源与从动部分之间动力的接合与分离,阐述其运行可靠性与实用性,分析其对步距精度造成的影响;该机构解决了多工位重载荷长距离步伐式输送生产场合下的步距精度和运行可靠性问题,能更好地满足连续自动化生产对工件输送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8.
吴庆堂  聂凤明  王大森  史国权  吴焕  李珊  郭波 《中国激光》2012,39(3):316001-243
分析了方形非球面光学元件磨削加工中产生四角塌边误差的原因,计算了方形非球面光学元件磨削加工时砂轮轴系两种安装方式的磨削系统刚度,讨论了砂轮轴系安装的位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进行了砂轮轴系两种安装方式的方形光学元件磨削试验,以及不同砂轮型号、工艺参数的磨削试验,确定了能够满足方形非球面光学元件加工精度的砂轮轴系安装位置结构及磨削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轴对称非球面元件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对其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的高要求给光学元器件的制造业带来更大的挑战。针对轴对称非球面的精密磨削加工系统中的金刚石砂轮加工要求,提出了合理的原理方案,给出了合适的加工模型,为平面砂轮加工非球面元件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光学非球面超精密磨削的微振动对成形精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对称非球面光学元件超精密磨削加工过程中砂轮的不平衡量和机床主轴引起的微振动直接影响工件成形精度及粗糙度。通过分析磨削过程中产生的微振动现象轴对称非球面光学元件超精密磨削加工过程中砂轮的不平衡量和机床主轴引起的微振动直接影响工件成形精度及粗糙度。通过分析磨削过程中产生的微振动现象建立了砂轮轴和磨床主轴微振动引起的非球面球面半径偏差的数学模型,研制了高精度微振动动态测量装置,测量精度达0.02 μm. 针对研制的大口径超精密非球面磨削机床分析测量了砂轮轴转速和磨床主轴转速、砂轮轴和磨床主轴的静压轴承油压对砂轮轴和磨床主轴的径向微振动和轴向微振动的影响,确定了使该磨床砂轮轴和磨床主轴微振动量最小时的砂轮轴转速和静压轴承油压以及磨床主轴转速和静压轴承油压的工艺参数,利用该参数加工的500 mm口径的非球面面型精度小于4 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