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溶剂法制备阿司匹林缓释固体分散体,并考查载体对药物体外溶出速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选用乙基纤维素(EC)、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及甲基纤维素(MC)为辅料,通过测定阿司匹林在各种辅料水溶液的溶解度及固体分散体在水中的溶出度选择最优载体,来制备阿司匹林缓释固体分散体.结果:当选择EC和HPMC为共同载体,且药物:EC:HPMC的比例为1 7 0.7时,药物在2、6、12 h分别能溶出至30%、50%、80%左右,对药物可起到很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不加入表面活性剂条件下采用快速沉淀法制备盐酸吡格列微粉,分别利用扫描电镜( SEM )、X射线衍射( XRD)、红外光谱分析( FT-IR)等分析方法对原药及产品的性质进行了表征。SEM分析表明,使用快速沉淀法制备的盐酸吡格列酮超微粉尺寸降低,粒度分布均匀,FT-IR、XRD分析表明,微粉化前后药物的化学结构并未发生改变,粒度明显减小,结晶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天然纤维素的3个衍射晶面(101、10ī、002)半峰宽较大(均大于1°)、晶相与非晶相重合度较高,使得不同条件下计算的结晶度重复性较差。针对天然纤维素的特殊晶体结构和分峰法测定结晶度的影响因素,采用XRD Rietveld拟合分峰法研究天然纤维素结晶度,讨论峰形函数、扫描范围、无定型峰位置的选择等对结晶度测量的影响。通过无定型峰的半高宽(FWHM)和剩余方差因子(Rwp)评价各种条件下计算结晶度的合理性,最后在优化条件下测试天然纤维素,其结晶度的重现性和精密度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合成MCM-41分子筛.以其做载体,吡拉西坦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吡拉西坦在MCM-41分子筛的负载与释放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MCM-41分子筛以及负载吡拉西坦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吡拉西坦的负载量及释放性能,定时检测了制备药物在模拟体液中的释放过程,从而确定以MCM-41作为吡拉西坦缓释载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重氮盐耦合法合成了两个偶氮化合物(2,4-二氨基-2'-羧基-偶氮苯,L1和2,4-二氨基-4'-羧基-偶氮苯,L2),系统研究其与不同金属离子Cu(II),Al(III)和Ni(II)作用后的紫外光谱。由于化合物L1和L2的羧基取代位置不同,加上金属离子本身特性,导致化合物和金属离子作用后的紫外光谱有区别。最后,我们还考察了Cu(II),Al(III)和Ni(II)与L1作用后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6.
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抗溶剂沉淀法制备了缬沙坦药物微粉,以丙酮为溶剂,水为抗溶剂,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浓度、溶剂-抗溶剂体积比对缬沙坦形貌和大小的影响。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 FT-IR)等分析方法对原料及微粉化的产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微课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型授课方式,具有短、精、活、趣等特征,对促进教师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ACM/ICPC竞赛培训中"并查集算法"教学为例,提供一套微课教学设计方案,强调情境设置激发学习兴趣、设疑讨论引发思维风暴、任务驱动增强体验成就,帮助学生从基本知识到能力培养的快速过渡,为其他微课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手机旅游助手系统是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时代下的一种提供旅游资讯和服务的实用手机软件,应用Android+JavaEE相结合的技术开发的旅游助手系统可为Android移动终端提供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功能,轻量级JavaEE后台模块实现对旅游信息的发布与管理。Android平台可无缝结合优秀的Google服务,为开发者提供更简单便捷的软件应用,JavaEE框架对后台数据管理安全有效,两者结合是一种较好的移动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共存阴离子对氢氧化铌吸附磷酸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氢氟酸法制备的氢氧化铌为吸附剂,以水溶液中磷酸根为吸附对象,考察了Cl-、SO42-、NO3-3种阴离子对吸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磷酸根质量浓度50mg/L、体积200mL,吸附剂用量0.1g,pH=2条件下,氢氧化铌对磷酸根的最大吸附量可达43.31mg/g。当3种共存阴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50、100、150mg/L时,氢氧化铌对各阴离子吸附顺序依次如下:PO43->>SO42->NO3->Cl-;PO43->>SO24->NO3->Cl-;PO43->>Cl-≈SO42->NO3-。共存阴离子Cl-、SO42-、NO3-存在与PO34-形成吸附竞争,均使氢氧化铌对PO34-吸附量减少。采用质量分数为25%的氨水(10mL)洗去氢氧化铌表面吸附的PO43-,并用蒸馏水进行冲洗,将所得滤液用蒸馏水稀释定容到50mL,其解吸率为53.1%。吸附前后及解吸后的氢氧化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铌表面吸附的磷酸根并没有被完全解吸下来。  相似文献   
10.
提浓干气进入乙烯装置流程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世华 《石化技术》2004,11(3):17-20
催化干气经过变压吸附提浓后,进入乙烯装置。提浓干气可以回收乙烯及其他有价值的产品。经过几个流程方案的比较,提浓干气进行非清晰分离流程,可减小对乙烯装置的影响,降低危险性,并可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