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为了探讨125I标记的重组抗人CD22嵌合抗体SM03的生物活性,采用Iodogen法进行单克隆抗体SM03的125I标记, Sephacryl S-300 HR色谱柱分离标记混合物,测定分离后样品的纯度与浓度.采用竞争结合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纯化后样品的活性.抗体经过放射性标记后,放化纯度>99%,回收率>47%.125I-SM03的生物活性与未标记抗体差异没有显著性,P=0.907.用125I-SM03筛选CD22抗原表达量最多的细胞,在Raji、Daudi和Ramos细胞中,SM03与Ramos细胞的特异性结合量最多,每个细胞的结合量为1.3 pmol.以上结果表明,Indogen法可以用于单克隆抗体SM03的标记,标记后不影响SM03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
3.
为研究125I-rAncrod(1.59μg·kg-1)在Wistar大鼠器官和组织分布以及粪尿和胆汁的代谢情况,采用放射性125I标记重组安克洛酶(125I-rAncrod)结合分子排阻色谱法(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及γ-计数法测定不同时间组织及体液样品中125I-rAncrod的含量。结果显示,放射性药物浓度主要累积在甲状腺和胃肠道内,肝肾次之,而脑、脊髓、脂肪、肌肉中药物浓度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125I-rAncrod后,SEC色谱图显示到48h粪尿和胆汁中均检测不到原形药物。结果表明,大鼠尾静脉注射125I-rAncrod后在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分布广泛,代谢较完全。  相似文献   
4.
采用 Iodogen法标记了西夫韦肽(sifuvirtide),并用S-100 HR凝胶柱分离纯化标记物。125I-sifuvirtide放化纯度>99.0%,比活为3.9 GBq•g-1;标记后的蛋白仍具有一定生物活性。三氯醋酸(TCA)沉淀法测定125I-sifuvirtide在生物样品中含量,血浆中125I-sifuvirtide 的放射性活度为286.5-26125.5 Bq•mL-1时,线性为0.9998±0.0005,回收率为72.3%±6.9%。猕猴静脉和皮下推注125I-sifuvirtide后,血浆TCA酸沉放射性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皮下给药后平均消除半衰期为95.83 h,达峰时间平均为3.35 h,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为85.2%。  相似文献   
5.
摘要:采用氧化燃烧炉技术处理小鼠灌胃给予3H-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后的组织、粪样(尿样直接加闪烁液测定),用液闪计数仪测定其放射性水平,并采用HPLC 技术分析生物样品,以研究其放射性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与排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胃肠道放射性浓度最高,肝脏、肺脏、肾脏、心脏等组织内放射性浓度次之,骨骼肌、脊髓、脑中分布较少;小鼠灌服 3H-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84mg/kg,22.3MBq/kg)后336h从粪中收集到给药总放射剂量的(72.879.92)%,尿液中回收到(6.810.18)%,粪尿合计(79.68±0.18)%;小鼠粪便中以原形药物为主,血浆、尿样中均未检测到原形药物。上述结果提示,3H-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在小鼠体内分布广,排泄较完全,经粪便排泄为主,经肾排泄为辅。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家级林木良种"蓝美1号"提取物蓝莓粉(blueberry No.1 podwer,B1P)的功能成分及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pH示差法测定B1P总花色苷含量,利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um,UPLC-...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125)I标记重组抗蓖麻毒素(Ricin)人源化单克隆抗体(~(125)I-MIL50)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生物分布及排泄特点,采用Iodogen法对MIL50进行~(125)I标记,结合TCA法测定不同时间~(125)IMIL50在大鼠血清、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的含量。结果表明:Ricin染毒组和直接给药组血药浓度在14d内没有差异,14d后染毒组~(125)I-MIL50消除快于未染毒组;血清中~(125)I-MIL50浓度高于其他组织和体液,肾、膀胱组织中浓度较高,脑、脊髓、脂肪等脂性组织中浓度一直较低;~(125)I-MIL50给药后27d内经尿累积排泄率约为62.6%,经粪便的排泄率为15.5%。研究结果为临床实验和给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DNA改组筛选高活性抗凝血酶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DNA改组技术大幅度提高抗凝血酶Ⅲ (AT -Ⅲ )的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RQ1DNaseⅠ不完全酶解ST -Ⅲ基因 ,产生长度为 5 0~ 10 0bp的随机片段 ,用低熔点胶回收。无引物PCR从小片段组装成大片段 ,通过有引物PCR得到正确大小的片段。线性化的质粒通过电转转入毕赤酵母GS115细胞。结果 获得了 5株高活性的克隆。结论 探索了在毕赤酶母进行DNA改组和筛选的方法和路线 ,成功进行了AT Ⅲ的改组 ,并为其它分子的改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旨在评价蓝莓籽油脂肪酸营养价值和品质,探究蓝莓籽油与玉米油、大豆油、芝麻油、胡麻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常用植物油的营养成分差异。该实验通过GC-MS分析对比了蓝莓籽油与6种常用植物油中脂肪酸和微量营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在7种植物油中,蓝莓籽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低,在脂肪酸营养价值评价中,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胆固醇的优势;微量营养物质相对含量高,其中角鲨烯含量最高,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的含量较高,蓝莓籽油具有明显营养价值优势。与其他6种常用植物油相比,蓝莓籽油具有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低饱和脂肪酸、高微量营养物质的含量特点,能够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胆固醇症的潜在患病风险,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为植物油的营养评价、蓝莓籽资源开发利用和相关食品及保健品的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