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3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步法制备芳基微孔聚酰亚胺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均苯四酸二酐和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为原料,采用一步合成法,通过浇注发泡成型,限定空间发泡,制备了一种孔径均匀的微孔聚酰亚胺材料。经红外光谱测定,在1 778cm-1、1 723cm-1、1 371cm-1处观察到聚酰亚胺特征峰。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所得聚酰亚胺微孔材料孔径均匀,闭孔结构,泡孔平均尺寸在0.2~0.3 mm之间,密度为0.4g/cm3。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微孔聚酰亚胺样品的起始分解温度为550℃,热稳定性较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样品形变量为10%时,抗压强度为6.12MPa。  相似文献   
2.
采用Rh/γ-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实验考察进料组成、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总流量对甲烷氢氘交换的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料组成不变的条件下,当温度低于642K时,甲烷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快速增加,当温度高于642K时,甲烷的转化率不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在反应温度为524~792K、进料组成不变的条件下,当温度低于642K时,甲烷的转化率随反应物流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当温度高于642K时,甲烷的转化率基本不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在反应温度为524~792K、反应物总流量不变的条件下,当HD/CH4流量比在1.1~2.5间变化时,甲烷的转化率随HD/CH4流量比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轻锕系元素的分离在核工业、环境放射化学、核取证等领域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固相萃取法是分离轻锕系元素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核心在于选择吸附性能优异且物化稳定性优良的吸附剂。多孔金属膦酸盐是由金属中心和有机膦酸配体结合形成的一类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它们不仅具备比表面积高、活性位点丰富、物化稳定性好等优点,而且膦酸基团对轻锕系元素优异的结合能力赋予其良好的吸附性能,因此有望用作轻锕系元素的吸附剂。本文综述了多孔金属膦酸盐的合成途径与结构,重点关注了此类材料在轻锕系元素分离领域的应用进展,包括金属膦酸盐对轻锕系元素的吸附性能、吸附机理、材料稳定性与实用化处理方法等方面,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空气中γ射线辐照聚碳硅烷陶瓷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聚碳硅烷(PCS)陶瓷先驱丝在开放空气中用γ射线辐照,然后在惰性气氛中高温热解制备出SiC纤维。研究了吸收剂量对先驱丝的结构、热分解特性以及热解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辐射作用下,空气中的氧与PCS中的部分Si—H发生氧化反应生成Si—OH,同时辐照产物中还形成了Si—C—Si,Si—O—Si等桥联结构。吸收剂量为0.5 MGy时,PCS先驱丝在热解过程中没有并丝;吸收剂量为3.0 MGy时,PCS先驱丝的凝胶含量和陶瓷产率分别达到75%和85.17%。这说明开放的空气气氛能够有效降低PCS先驱丝的不熔化处理剂量。  相似文献   
5.
铁系元素掺杂的Pt基疏水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炭黑为载体、乙二醇为溶剂, 利用高压微波加热法分别制备了铁系元素(即Fe、Co、Ni三种元素)掺杂的Pt基二元催化剂. 采用TEM、XRD、EDX、XPS等手段分析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 活性金属粒子在炭黑载体表面分布均匀; Fe、Co、Ni掺杂后, 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粒子的粒径分布变窄, 平均粒径明显减小(由4.57nm分别降低至2.17、2.41、2.55nm); 催化剂中Pt存在Pt(0)、Pt(II)、Pt(IV)三种价态. 将催化剂分散于聚四氟乙烯乳液中, 采用自然浸渍法负载于泡沫镍, 制得Pt基疏水催化剂, 考查了其对氢-水液相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 与单一Pt基疏水催化剂相比, 过渡金属掺杂后的二元疏水催化剂对氢-水液相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 其催化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 PtFe/C/FN>PtCo/C/FN>PtNi/C/FN>Pt/C/FN. 催化活性的提高可能主要来源于催化剂活性金属粒径的减小. 此外, H2O分子在Fe系元素表面的解离行为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氢同位素分离中,通常采用多柱级联工艺实现微量氘或氚的浓集。文章提出了三柱级联分离H2/HD的设计工艺和操作模式,获得了3根精馏柱的分离行为。在合适的操作模式下,三柱级联将HD浓缩了20×10×10倍,表明采用多柱级联可非常有效地浓缩微量组分。进一步研究了压力和回流比等因素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压力从0.06MPa增加到0.15MPa,脱氘率从99.79%降到99.44%。回流比从3增长到5,脱氘率从99.67%升到99.81%。  相似文献   
7.
南海盆地地热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南海众多热流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南海为平均热流值高达78.3mW/m^2的高热流区,但热流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中央海盆区最高、北南和西缘接近总体平均值,而东缘最低,形成南海区域性高热流的主要原因是新生代的多期拉张构造运动,尤其是中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而拉张程度的非均匀性是控制南海大地热流分布趋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韩军  任兴碧  官锐  胡胜  熊亮萍 《化工学报》2009,60(Z1):68-72
采用Ni-Rh/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考察了Ni-Rh/Al2O3催化剂对甲烷的氢氘交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进料组成不变的条件下,当温度低于692K时,甲烷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快速升高,当温度高于692K时,甲烷的转化率不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当温度低于692K时,甲烷的转化率随反应物流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当温度高于692K时,甲烷的转化率基本不随温度和反应物流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反应物总流量不变的条件下,当HD/CH4流量比为1.1~2.5时,甲烷的转化率随着HD/CH4流量比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核辐射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辐射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辐射技术对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和加工已成为一支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综述了辐射技术在材料的改性和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该单位在采用反应堆辐照技术研制碳化硅(SiC)陶瓷纤维、辐射交联法制备三元乙丙橡胶(EPDM)密封材料、辐射接枝合成偕胺肟型螯合树脂等方面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以ZrOCl2、Na2MoO4、Na2WO4、K4P2O7为原料,通过沉淀反应、Cs+嵌入、固位、抽出等一系列程序合成了用于提取铯的钨掺杂离子筛(W-Cs-IS),研究了W的掺杂比例对离子筛Cs+交换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分析(EDS)、氮气吸附-解吸等手段表征了产物的微观结构,并测试了其耐酸性。结果表明:掺杂的W部分存在于产物表面,Mo包藏于内部;离子筛由不规则颗粒及膜状部分组成,具有微孔结构,微孔尺寸约为20 nm;在HCl和HNO3中均显示出良好的耐酸性。W掺杂有利于提高离子筛的交换性能。随着掺杂比例的增加,离子交换容量先提高后基本不变,在中性(pH=6.98)和酸性(pH=1.05)条件下分别可达到1.66 mmol/g和1.47 mmol/g。W-Cs-IS对模拟高放废液中的Cs+和Sr2+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同时将Cs+和Sr2+从高放废液中提取出,对模拟高放废液中Cs+的提取率可达到8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