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应用337nm激光光解时间分辨吸收技术,通过考察核黄素(维生素B2)激发三重态的自猝灭及与酚类抗氧经剂的抽氢反应,核黄素阴离子自由基与氧气的电子转移反应,模拟了黄素在体内产生具有潜在光生物效应的活性粒子的途径,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的动力学参数。为研究核黄素在体内的氧化还原作用,扩展它作为光敏化剂的用途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纳秒级激光光解和脉冲辐解技术对放线菌素D(AMD)的模型化合物2—氨基—4,6—二甲基—3—吩恶嗪酮—1,9—二甲酸甲酯(ADE)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确认了ADE光解时产生的瞬态物种,并测得了其激发三重态的自淬灭速率常数、摩尔消光系数和量子产额等重要光物理参数。这些结果将为详细了解ADE以及放线菌素D的光动力作用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纳秒级激光光解和脉冲辐解技术对放线菌素D(AMD)的模型化合物2-氨基-4,6-二甲基-3-吩噁嗪酮-1,9-二甲酸甲酯(ADE)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确认了ADE光解时产生的瞬态物种,并测得了其激发三重态的自猝灭速率常数、摩尔消光系数和量子产额等重要光物理参数.这些结果将为详细了解ADE以及放线菌素D的光动力作用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激光光解结合稳态吸收光谱技术,对放线菌素D的模型化合物ADE与DNA和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ADE与ssDNA、dsDNA以及BSA都能发生非共价结合,并能发生光诱导的电子转移反应。结果表明,放线菌素类化合物有可能被用作Ⅰ型的光敏治疗药物,并将为这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苯胺的脉冲辐解和激光光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脉冲辐解与激光光解时间分辨技术,从瞬态方面研究了苯胺Photo-Fenton降解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水溶液中苯胺可为308nm的激光光电离,光电离的瞬态产物为阳离子自由基及脱质子后的中性自由基;并测得阳离子自由基脱质子转变为中性自由基的pKa值为7.5,以二苯甲酮为参比,测得苯胺光分解的量子产额极高(0.08)。应用脉冲辐解时间分辨技术研究了苯胺被羟基自由基降解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36%的羟基自由基直拉进攻-NH2形成苯胺,54%的羟基自由基与苯胺邻位加成,10%的羟基自由基与苯胺对位加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