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6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并进行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治疗期间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FEV1%、FEV1/FVC、PaO2、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评分、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噻托溴铵粉对于稳定期中、重度COPD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疾病,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5%.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乳房无痛性肿块.因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全身化疗联合辅助放疗被认为是标准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被认为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利妥昔单抗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性治疗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就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痰菌阴性活动性肺结核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36例成人菌阴不典型活动性肺结核病例均经组织学证实,病变部位不典型42例,占30.9%;病灶形态学不典型86例,占63.2%;X线征象难以判断病灶的活动性4例,占2.9%;无反应性肺结核病2例,占1.4%。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癌合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E)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和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回顾性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诊治的58例肺癌合并APE患者为APE组,按照1:2比例选择年龄、性别类似、同期入院的无APE的116例肺癌患者为非APE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随访患者预后情况,随访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31日,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E的危险因素。结果 174例患者中,平均年龄(51.9±18.3)岁。两组间的年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多数病史、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等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但两组的晕厥、血压、心率、动脉氧分压、肌钙蛋白I、B型利钠肽和D-二聚体水平均有显著差异(均为P<0.05)。随访中,109例(62.6%)死亡,在出院后1、3、6、12个月和>12个月,分别死亡22例(20.2%)、28例(25.7%)、25例(22.9%)、20例(18.9%)和14例(12.8%)。APE组死亡47例(81.0%),非APE组死亡62例(53.4%),两组间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6.4个月比11.7个月,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571, 95%CI:1.247~1.980)、肺癌Ⅲ~Ⅳ期(OR=3.117, 95%CI:1.218~7.977)、手术(OR=2.054, 95%CI:1.105~3.818)和深静脉置管(OR=1.651, 95%CI:1.073~2.540)是影响APE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 APE合并肺癌患者预后差,高龄、肺癌Ⅲ~Ⅳ期、手术和深静脉置管是影响AP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肺通气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为25%时的呼气流速(PEF25)、肺活量为50%时的呼气流速(PEF50)、肺总容量(TLC)],肺换气指标[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最大吸气压(PImax)、最大呼气压(PEmax)、氧分压(PO2)]和氧代谢指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 O2)、动脉血氧含量(Ca O2)、氧摄取率(ERO2)、耗氧量(VO2)]变化。结果治疗后3天,试验组患者FEV1、PEF25、PEF50、TLC均高于对照组(t1=10.58,t2=4.44,t3=4.83,t4=13.38),DLco、PImax、PEmax、PO2高于对照组(t1=4.46,t2=5.09,t3=5.28,t4=6.19),Sv O2、Ca O2、ERO2、VO2亦高于对照组(t1=4.13,t2=8.45,t3=6.04,t4=6.9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提高其通气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综合医院住院肺结核69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林  段燕芳  王建明 《临床荟萃》1999,14(22):1041-1041
综合医院对不典型肺结核病例误诊较多。笔者统计两所综合医院1994~1997年10月间,首次住院的肺结核患者中69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42例,女27例。30岁以下30例,占43.5%;31~59岁19例,占27.5;60岁以上20例,占29%。其中年龄最小17岁,最大者76岁,均为初发肺结核首次住院患者。1.2 人院时主要症状发热42例,占60%(其中体温高达39℃~40℃者14例,占30%)。咳嗽、咳痰53例,占76%。胸痛、胸闷18例,占26%。咯血24例,占34.8%。喘息及心悸6例,占8.7%。多饮、消瘦、烦躁4例,占5.8%。乏力12例,占17.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效果、生存率及治疗经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的COPD患者105例为干预组,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未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患者98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率及治疗经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年的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比率(FEV1/FVC)分别为(2.22±0.22)L、(1.69±0.16)L、(68.84±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0±0.19)L、(1.51±0.18)L、(56.86±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为91.4%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为(2.77±1.22)万元、住院时间为(18.3±8.04)d均低于对照组的(3.58±1.34)万元、(23.87±8.9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COPD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住院花费,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8.
漂浮导管自1970年Swan等发明后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使用Swan—ganz导管行右心导管检查不仅是确诊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也是心血管疾病诊断评估和治疗过程中常进行的有创操作技术。传统置管路径多选择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其穿刺要求较高,且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右心导管检查的广泛开展。笔者开展右心导管检查共679例,并观察比较了不同静脉径路的并发症发生率,总结了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