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完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3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59,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497,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心绞痛发病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氨氯地平组(A组,30例,接受氨氯地平治疗);吲达帕胺组(B组,30例,接受吲达帕胺治疗);联合治疗组(C组,30例,接受氨氯地平和吲达帕胺治疗)。入选前所有对象均未接受降压降脂治疗或服药者停用4周以上,并于治疗前后监测血压、血清hs-CRP浓度、内皮素(endothelin,ET)及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同时与24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C组高血压患者hs-CRP、ET浓度显著升高(P0.05)。3组治疗后血压、hs-CRP、E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以C组下降最明显(P0.01),并且较B组更佳(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肱动脉内皮功能随血压的控制得到明显改善(P0.05),亦以C组改善最明显(P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片降压疗效显著,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hs-CRP、ET浓度,从而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联合吲达帕胺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取不同时间给药的方法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及左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轻度心衰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白天组和夜间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1次/d口服左旋氨氯地平2.5~5m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自治疗第4周开始,白天组及夜间组均能较好的控制血压,至治疗12周,血压均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且呈现逐步降低趋势;组内比较发现,自第4周至第12周,两组患者的dSBP、dDBP差异均不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的nSBP、nDBP差异显著(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及舒张早期充盈时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杓型血压分别为10例及27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夜间组患者服用左旋氨氯地平片能够更好的控制夜间血压,且更多的患者恢复了血压的节律性,能够更好的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常规治疗的112例(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80.36%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分级达到111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注射液对老年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托拉塞米组治疗,对照组给予呋塞米治疗,同时给予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7天后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平均24小时尿量、血压SBP、DBP以及体重下降值、浮肿消退显效率、BNP、K+和Na+水平、血气分析、心功能改善有效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期应用托拉塞米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112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11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ht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80.36%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分级达到Ⅲ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应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90例,给予吲达帕胺25mg/d、培哚普利4mg/d进行治疗,疗程为12周。采用自身对照实验,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血压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患者尿β-MG与24h尿蛋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培哚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应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能降低微量尿蛋白,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