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传统法与无张力修补法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以往腹股沟疝往往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创伤大、恢复慢、复发率较高[1]。近年来,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在临床越来越多地开展,已逐渐取代传统手术方法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术式[2]。但嵌顿性腹股沟疝能否一期行无张力修补术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随着无张力修补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已有百余年历史,尽管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但术后疼痛重、并发症多、复发率高[1]。近年来,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在临床越来越多的开展,已逐渐取代传统手术方法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术式[2]。本文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中医院和浙江省苍南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分别采用疝环填充式  相似文献   
3.
<正>普理灵疝修补装置(PHS)以其三位一体的独特设计非常符合腹股沟疝局部解剖与生理,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肯定,术后患者舒适度好,复发率极低,已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最佳术式之一[1]。但PHS装置能否用于腹股沟嵌顿疝的一期无张力修补术目前尚存在争议[2]。我院采用PHS装置无张力疝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肾盂旁囊肿去顶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肾盂旁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12例患者.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42~98 min,平均(68.2±10.5)min.术中出血量15~130ml,平均(52.9±16.8)ml.术后第2天即下床活动.术后住院3~7 d,平均(4.1±0.7)d.术后1个月复查,腰酸、腰胀及肉眼血尿消失,肾积水明显改善,血压逐渐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47个月,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暴露充分、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充分体现了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势.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术必将成为治疗肾盂旁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定蒙  陈瑞海  李祖能 《海峡药学》2009,21(11):143-14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I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例择期行肝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肝门阻断前30min静脉滴入5%葡萄糖盐水250mL;乌司他丁组在5%葡萄糖盐水250mL中加入UTI1.2万U.kg^-1体重,余同对照组。分别在肝门阻断前、肝门阻断末及肝门再开放120min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TXB2和6-keto-PGF1α浓度。结果肝门阻断末两组患者血浆TXB2和6-keto-PGF1α浓度均增加,但乌司他丁组血浆TXB2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且肝门再开放120min后血浆TXB2浓度己降到肝门阻断前水平,低于同时点对照组。对照组血浆6-keto-PGF1α浓度在肝门再开放120min己降到肝门阻断前水平,明显低于同时点乌司他丁组。肝门阻断末或肝门再开放120min,对照组患者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升高,而乌司他丁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无明显升高,明显低于同时点对照组。结论血浆TXA2/PGI2比值升高,可能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之一。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抑制血浆TXA2/PGI2比值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钟小娅  黄定蒙 《中国药师》2010,13(4):555-557
目的:观察草分枝杆菌对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一12和IL4水平的影响,探讨草分枝杆菌对尖锐湿疣患者Thl/Th2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将68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局部电灼术和肌注草分枝杆菌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局部电灼术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清IL-12和IL4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和生存质量的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一12和IL.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IL4水平明显降低(P〈O.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却无明显变化。随访3个月治疗组有4例复发,对照组有13例复发,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领域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却无明显变化。结论:草分枝杆菌能明显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IL-12,IFN-r和IL4,IL-10等组成的细胞因子网络从整体上调节Th1/Th2免疫平衡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乳腺小肿瘤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进行美蓝和龙胆紫着色定位及传统不定位的差异,寻找最佳的定位方法。方法:检出乳腺小肿瘤待手术的26例30个乳腺肿块进行分组,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其中两组用1%美蓝和1%龙胆紫对肿瘤局部着色定位,另一组不定位,记录寻找肿块和整个切除肿块手术时间。结果:1%龙胆紫着色定位效果要优于1%美蓝,前者着色性好,弥散度小,1%龙胆紫着色寻找肿块和切除肿块手术时间小于其余两种方法,差异显有著性,1%美蓝着色与传统不定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龙胆紫着色定位在手术中能快捷发现乳腺小肿瘤病灶,缩短寻找和切除肿块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其效果优于美蓝。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0例,均为阑尾黏液囊肿;恶性肿瘤12例,其中阑尾类癌9例,阑尾腺癌3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行阑尾切除术16例,5例行二期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行二期回盲部切除术。结论阑尾肿瘤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应提高认识;对术中可疑患者,应做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手术为阑尾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术式选择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2气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和血浆白介素-6(IL-6)的影响及尼卡地平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尼卡地平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手术开始建立CO2气腹时,尼卡地平组静脉注射尼卡地平10μg.kg-1,然后用微量输注泵持续泵入尼卡地平5μg/(kg.min)。对照组则不用尼卡地平而完成麻醉和手术。两组患者分别于气腹前(T0)和气腹后10min(T1)、20min(T2)以及放气后30min(T3)检测血气、血流动力学和血浆IL-6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后10min、20min利放气后30minPaO2和pH均有下降趋势,但与气腹前比较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气腹后10min、20min和放气后30minPaCO2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两组PaCO2升高幅度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气腹后10min和20min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尼卡地平组MAP和HR均有上升趋势,但与气腹前比较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明显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5),放气后30min两组患者MAP,HR均恢复至气腹前水平。结论腹腔镜CO2气腹可引起患者高碳酸血症、心血管功能紊乱和应激反应,尼卡地平能有效地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拮抗应激反应,稳定机体内环境作用。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20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定蒙 《临床医学》2008,28(3):94-9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至今已开展20余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术中遇到胆囊坏疽、严重粘连水肿、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或Calot三角呈"冰冻样"改变等特殊情况时,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肝外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