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Hunt-Hess分级Ⅳ、Ⅴ级前交通动脉瘤(ACoA)病人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2年6月开颅手术夹闭48例Hunt-Hess分级Ⅳ、Ⅴ级ACo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差异。结果早期手术病人37例,GOS评分4~5分19例,GOS评分2~3分6例,GOS评分1分1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5例(13.5%);术后发生并发症28例(75.7%);延期手术11例,GOS评分4~5分5例,GOS评分2~3分1例,GOS评分1分5例;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18.2%),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72.7%)。两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nt-Hess分级Ⅳ、Ⅴ级ACoA患者早期、延期手术术中动脉瘤破裂、术后并发症及临床预后无差别,考虑到保守治疗期间再出血及血管痉挛的发生,其治疗应依病情变化尽早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技巧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到2013年10月行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2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疼痛消失224例(94.1%),疼痛明显减轻10例(4.2%)。术后并发口周疱疹87例(36.6%),面部麻木、浅感觉减退者40例(16.8%),脑脊液漏5例(2.1%),听力下降者1例(0.42%)。随访3个月到6年,随访期间复发或无效12例,总体治愈率94.96%。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确切,有针对性的手术策略和细致的手术操作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血清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与人颅内动脉瘤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和筛选提供一种简易检验方法。方法用双抗体夹心免疫酶联吸附试验测定50例住院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组)与50例健康成人(健康组)血清中Caspase-3水平。结果健康组血清Caspase-3水平为(84.6±17.6)ng/ml,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Caspase-3为(111.7±22.6)ng/m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Caspase-3水平为(1013.8±34.7)ng/ml,较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中Caspase-3水平升高可能与颅内动脉瘤形成以及破裂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不同穿刺点疗效.方法 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脑积水患者63例,分别经枕角和三角区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两组年龄、术前脑室大小、颅内压力等因素经检验无明显差异性,对手术一次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自觉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 枕角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一次手术成功率为8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8%,清醒患者舒适度为70.9%.改良三角区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一次手术成功率为87.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清醒患者舒适度为90.6%.结论 改良三角区穿刺与经枕角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改良三角区穿刺组清醒患者的舒适度优于经枕角穿刺组,且操作相对简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究舒利迭治疗中-重度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最佳剂量.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13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小剂量组(舒利迭50/250μg)和大剂量组(舒利迭50/500μg),每组44例.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FEV1、FEV1/FVC、FEV1%、6-MWD和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大剂量组最优;治疗后,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PaO2显著升高,PaC02显著降低(P<0.05),且大剂量组Pa02与PaC02变化程度显著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 舒利迭在改善老年COPD中-重度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症状等方面效果确切,而大剂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切除术中应用双侧后隔黏膜瓣进行颅底重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经鼻PitNET切除术的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侧后隔黏膜瓣进行颅底重建者77例(简称黏膜瓣组), 采用移植物行颅底重建者84例(简称移植物重建组)。应用前颅底鼻腔调查问卷和嗅觉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手术及住院时长、术后脑脊液漏和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以及生存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黏膜瓣组与移植物重建组患者在基线特征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黏膜瓣组中, 1例(1.3%)患者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移植物重建组中, 10例(11.9%)出现脑脊液漏, 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 P=0.307)。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 随访时间为6~24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及住院时长、除脑脊液漏外的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前颅底鼻腔调查问卷和嗅觉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双侧后隔黏膜瓣是...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诊治经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