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对1041例老年患者实施社区保健及家庭病床服务,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留置尿管一次性尿袋更换时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尿管在抢救危重病人,手术和疾病的诊断、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应用也越见广泛.而留置尿管造成的泌尿系统感染一直是医务界关注的问题.对留置尿管病人做好尿管护理、预防和控制逆行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一次性尿袋应用后,减少导尿后交叉感染的机会.但一次性尿袋应使用多长时间,更换的时限应是几天,对此存在不同认识.据我们查阅文献,国内这方面报道较少[2].因此,我科1998年2月~1999年5月,对176例留置尿管病人进行尿液细菌培养239次,旨在探讨合适的换袋时间.  相似文献   
3.
顾伟文  钱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306-8306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扁桃体术后的一段时间内,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为帮助止痛,最简单的方法是冷敷法:传统的方法是使用冰块、冰袋或浸有冰水、冷水的毛巾贴敷在头颈两侧,这种方法使得患者感觉有压迫感及沉重感,冷毛巾湿敷容易弄湿床单元及衣服,患者感觉不适。我科将小儿退热贴应用在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的患者,得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次性腹腔引流袋更换时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一次性引流袋在腹腔引流中合适的换袋时间 ,对 2 0 3例非感染性疾病 ,腹腔术后置引流管接一次性引流袋病人 ,按不同换袋时间分为三组 ,分别在置管 2~ 4天 (平均 3天 ) ,和 5~ 8天 (平均 7天 )内留取一次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结果三组阳性率分别为 :A组 (每天更换一次 ) 7.1% ,B组 (每周更换二次 ) 10 .1% ,C组 (每周更换一次 ) 4 .3%。结果P值 >0 .0 5 ,无显著差异。但在每天更换一次组和每周更换二次组 ,随着换袋次数增多阳性率明显增高。而每周更换一次组 ,二次培养结果无显著差异 ,总阳性率也最低。故建议腹腔引流管所接一次性引流袋以每周更换一次为好。  相似文献   
5.
皮肤点刺过敏原测试的临床应用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变应性鼻炎人群患病率为10%~20%.诊断性辅助检查主要有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皮内试验、激发试验和特异性IgE测定.其中,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其效果可靠,剂量控制严格,安全系数高,病人患者易于接受,成为目前该类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我院从2009年起,对21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了21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并对部分患者实施特异性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2007年1月~2009年1月,为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我们引进出院后护理服务理念,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实时沟通和护理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鼻窦炎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对200例手术治疗患者在围术期给予舒适护理,使患者感受到舒适和亲人般的温暖,体现并完善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8.
<正>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缩写SOD.EC.1.15.1.1)是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专一性消除剂。自从1937年Mann和Keilin从牛血红细胞中分离得到金属蛋白,又为McCord和Fridorich(1969)测定了活性,从此该酶为人们广泛重视。随后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相继得到纯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舒适的环境,更需要被理解、被关心、被尊重。因此在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里,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最大限度地让患者满意,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有立足之地。我们将服务行业的“5S”理念,贯穿在护理服务全过程。在护理工作中通过转变观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融洽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鼻内窥镜下切除前中颅底肿瘤侵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17例鼻腔鼻窦鼻咽部恶性肿瘤侵犯前中颅底的患者进行了观察;生命体征、颅内并发症监测以及鼻部护理、眼部护理、心理护理是顺利恢复的重要内容。结果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未出现颅内并发症和后遗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切除前中颅底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应用的新的微创手术,术前术后护理与传统手术方法后的护理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