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拜唐苹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拜唐苹是α—糖苷酶抑制剂,本文用拜唐苹加小剂量优降糖治疗4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者,观察2年以上,均能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所有病例来自1994~1997年门诊就诊者,其临床表现均符合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属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本文设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病程2年以上。对照组40例,在年龄、病程上与治疗组无明显差别。治疗组用小剂量的优降糖加拜唐草治疗,对照组单独用优降糖治疗。所有病例均在正规的饮食控制加运动疗法后血糖仍不能控制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替咪沙(Micardis)坦合并小剂量氢氯噻嗪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左室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分析方法,50例患者每日晨服替咪沙坦80mg,4个月后,超声观察患者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未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左室腔内径(LVDd)左室重量(LVM)、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治疗前、后高血压及左室肥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替咪沙坦并小剂量氢氯噻嗪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可显著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自1992年~1998年间救治经口中、重度乐果中毒42例,在早期,足量,快速阿托品化后,加用东莨菪碱治疗,收效良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经口服中毒,其中毒表现符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标准,属中、重度中毒。本组42例均为本院急诊住院病人。治疗组:男11例,女28例;年龄≤14岁3例,15~30岁27例,31~45岁8例,45岁以上4例。服药剂量≤50毫升15例,50~100毫升19例,200毫升以上4例,剂量不详者4例。服毒后入院时间:30分钟6例,1小时20例,2~3小时12例,4~9小时4例。对照组38例,均为同期治疗病例,在年龄、服毒量、中毒后入院时间及中毒程度上与治疗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岛素持续注入治疗重症2型糖尿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对86例空腹血糖≥16.7mmol/L的初诊2型糖尿(DM)病患者分别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CSⅡ)胰岛素治疗(CSⅡ组42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DⅡ组44例),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及控制达标时间,胰岛功能恢复状况,停用胰岛素后对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CSⅡ组显示出快速稳定的降血糖效果和长期血糖控制效果。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恢复亦较MD11组好;胰岛素抵抗改善CSⅡ组好于MDⅡ组。结论CSⅡ方式较MDⅡ方式更有效地控制血糖,B细胞功能恢复好,胰岛素抵抗下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对80例空腹血糖≥11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CSⅡ组38例)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DⅡ组4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及控前达标时间,停用胰岛素后对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CSⅡ组显示出快速稳定的降血糖效果.38例患者餐前、餐后、睡前血糖达标时间显著少于MD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DⅡ组,且在停用胰岛素治疗二年后血糖仍能良好控制的例数明显高于NDⅡ组.结论CSⅡ方式较MDⅡ方式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停用胰岛素后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更有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