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3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
目的 建立唑来膦酸原料药中杂质A、B、C、D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Titank Phenyl-Hexyl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对杂质A、B、C、D进行定量分析,以8 mg·mL-1的1-辛烷磺酸钠和0.037 mg·mL-1的EDTA-二钠为缓冲液,缓冲液-乙腈(4∶96)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15 mm,柱温为20℃,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空白溶液不干扰对各杂质的检测;各杂质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不小于0.990;各杂质的检测限分别为192.6、545.5、126.0、150.0 ng·mL-1,定量限分别为629、1 515、315、500 ng·mL-1;各杂质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4%、82.4%、92.0%、95.9%,RSD分别为2.8%、2.7%、2.9%、2.4%;3批样品有关物质的测定结果显示,各杂质的质量分数均低于0.3%。结论 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建立的HPLC法适用于唑来膦酸原料药中杂质A、B、C、D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索拉非尼(sorafenib,SFN)/介孔硅的固体分散体,并进行体内外性质研究。方法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固体分散体,以溶出度为指标筛选药物和介孔硅比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粉末X射线衍射(XRD)技术,考察药物存在状态及物理稳定性;通过电镜观察样品形貌;以大鼠为实验动物,以自制SFN粉末为对照,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原料药为结晶态,溶出度<10%;随着介孔硅的比例增大,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增加,当SFN与介孔硅的比例为1∶5时,SFN以非晶态存在,溶出度>90%,在6个月的加速实验中,药物存在状态和溶出度未见明显改变。固体分散体组的cmax是SFN粉末组的1.8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75%。结论 SFN/介孔硅固体分散体物理稳定性良好,能提高SFN的溶出度,改善其口服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他达那非(tadalafil,TD)固体分散体并进行性质研究。方法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固体分散体,以表观溶解度和溶出度为指标筛选处方,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接触角测定等技术研究药物的存在状态和润湿性等理化性质。结果固体分散体将他达那非的表观溶解度提高22.6倍;20min内药物的累积溶出超过90%;固体分散体药物以分子或无定形状态存在;接触角减小,润湿性增大。结论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介孔硅为载体制备的他达那非固体分散体,能明显提高药物的表观溶解度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了酒石酸布托啡诺中残留有机溶剂甲醇、丙酮、乙醚、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的分离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B-1,检测器为FID,水为溶解介质,乙酸乙酯为内标。结果:甲醇、丙酮、乙醚、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811~394.6,1.015~389.4,0.130~407.2,0.447~198.3,1.776~100.6,0.341~201.8μg.mL-1;甲醇、丙酮、乙醚、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98.8%,102.5%,102.3%,100.3%,96.4%;相对标准偏差均不超过5.0%(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酒石酸布托啡诺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MS/MS)对五神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进而对五神汤中京尼平苷酸、秦皮甲素、咖啡酸、木犀草苷、β-蜕皮甾酮和毛蕊花糖苷 6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UPLC-Q-Exactive Orbitrap-MS/MS 法鉴定五神汤中的化学成分,采用 ACQUIFY UPLCTMBEH C18 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进行分离,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 254 nm,柱温30 ℃;电喷雾离子源(ESI)全扫模式;根据一级质谱中的分子离子,推测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组成;再利用二级质谱信息,与对照品及文献报道中化合物信息库进行比对,推测五神汤的体外化学成分。HPLC 法检测五神汤中京尼平苷酸、秦皮甲素、咖啡酸、木犀草苷、β-蜕皮甾酮和毛蕊花糖苷,Agli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mm),流动相为0.1%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体积流量1.0 mL·min-1,柱温30 ℃,进样量10 μL。结果 共检测到五神汤中的71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酚酸类、三萜皂苷类以及香豆素类;6种成分在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9.6%~93.0%。京尼平苷酸、秦皮甲素、咖啡酸、木犀草苷、β-蜕皮甾酮和毛蕊花糖苷在10批样品中的平均质量浓度依次为 2.92、2.48、1.72、1.38、2.08、1.77 mg·g-1结论 建立的 UPLC-Q-Exactive Orbitrap-MS/MS、HPLC法可用于五神汤化学成分的鉴定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孔径为470nm的三雏有序大孔壳聚糖/尼莫地平的固体分散体,研究其释药特点、稳定性和药动学。方法利用溶剂蒸发法制备固体分散体,通过药物释放试验考察固体分散体在模拟胃肠液介质中的释放行为;通过含量测定、X-射线衍射和溶出试验检查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大鼠分别给予自制固体分散体和市售片粉末,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固体分散体在pH6.8的介质中的溶出度明显比pH1.2和pH4.5介质中高,在梯度pH介质中的释药曲线类似阶梯型;结晶度和溶出度在考察时间内基本无变化;自制固体分散体的AUC0.12h是市售制剂的1.91倍,具有长效作用。结论自制固体分散体稳定性良好,能够提高尼莫地平的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测定唑来膦酸原料药及粉针剂中主成分唑来膦酸含量的HPLC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5-C18 (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制备0.2%的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pH至4.0作为缓冲液,乙腈-缓冲液(4∶96)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为25℃,进样量10 μL。结果 唑来膦酸与相邻峰的分离效果良好,分离度为3.9,主成分唑来膦酸在100.2~1 002.0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8 6,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75.2、250.5 ng·mL-1,回收率在105.2%~111.4%,重复性试验、中间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耐用性符合要求。3批原料药和粉针剂的检测结果显示,唑来膦酸的质量分数均≥95.0%。结论 经方法学验证,所建立方法灵敏、高效、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作为测定唑来膦酸原料药及粉针剂主成分唑来膦酸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法同时测定异环磷酰胺原料药中主成分及2种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8 μm)色谱柱,以甲醇(A)-5 mmol·L-1碳酸氢铵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对异环磷酰胺原料药中的异环磷酰胺、杂质G、杂质E进行分离,体积流量为0.3 mL·min-1,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30℃,质子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方式(MRM)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异环磷酰胺、杂质E、杂质G的线性范围分别1.00~50.00、1.00~50.00、0.01~0.5 ng·mL-1,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4;且该方法的仪器精密度、重复性良好,异环磷酰胺的回收率为98.1%~101.7%、RSD为0.40%~1.73%,杂质E的回收率为96.1%~111.1%、RSD为0.67%~2.34%,杂质G的回收率为93.7%~108.3%、RSD为2.2%~7.6%,符合标准。原料药中的异环磷酰胺质量分数为97.1~98.5%,杂质E均未检出,杂质G在1501批次检出量最高,为0.009 25%,杂质E和G未超千分之一限度。结论 建立的UPLC-MS/MS法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为异环磷酰胺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适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GC)法测定异环磷酰胺原料药中3种有关物质(起始物料3-氨基丙醇、杂质D和杂质F)。方法 采用HP-55% Phenyl Methyl Siloxane色谱柱(30 m×320 μm,0.25 μm);采用程序升温的方式,起始柱温50℃,保持2 min后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80℃,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60℃;进样口温度为380℃;检测器温度为380℃;分流比5∶1。结果 起始物料峰、杂质D、杂质F与周围峰分离度分别为2.6、3.0、1.6;异环磷酰胺起始物料3-氨基丙醇在39.80~199.0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杂质D在39.48~197.4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杂质F在2.000~20.000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 3-氨基丙醇和杂质D的检测限分别为9.95、9.87 μg·mL-1,杂质F因色谱柱柱效降低且进样量过大未能进行检测限测定;3-氨基丙醇、杂质D、杂质F的定量限分别为19.90、19.74、2.000 μg·mL-1;起始物料、杂质D和杂质F回收率均在90.09%~115.90%,回收率RSD分别为4.8%、7.2%、2.3%。结论 该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可靠,符合异环磷酰胺中3种有关物质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化学创新药物产业正蓬勃发展,药物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国产创新药及高端制剂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将为我国新药研发格局带来深刻变革。化学药物质量控制是药物研发的重点,是药品安全有效的前提。围绕化学药物产业发展战略,攻坚关键核心技术,要重视科技创新。结合当前国内外前沿理念及技术,未来我国化药制造将持续发展。从化药制造关键质量属性辨识、化药生产质量源于设计和化药质量控制与剂型改良3个角度展开论述,以近10余年国内外相关研究为参考,围绕化药产业发展战略,紧扣关键质量属性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对化药质量控制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化药质量控制提供方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