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跟骨关节内骨折约占全部跟骨骨折的85%~90%,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跟骨关节内骨折治1疗难度大,效果不尽人意,可带来30%-70%的足部功能障碍。近年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其中一些措施或步骤仍存在争议。1999年6月~2003年11月对1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邢维平  谢敏 《贵州医药》2008,32(1):65-65
患者,男,31岁,因外伤致颈部疼痛伴四肢功能障碍6 h于2007年6月16日入院。辅助检查:(1)颈部MRI示:C6椎体爆裂性骨折并椎体骨块向后方椎管内突出,C4~7脊髓段挫裂伤;②C6椎体棘突骨折;③C4~5椎间盘突出。(2)头颅CT示:左顶枕部头皮肿胀。初步诊断:(1)C5、6骨折并不完全性四瘫;(2)多  相似文献   
3.
邓进  邢维平 《贵州医药》1999,23(3):192-193
方法:通过回顾性流行病学统计本院15年间(1983 ̄1998年)诊治的248例四肢大关节外伤性脱位病例;目的:了解四肢大关节外伤性脱位的构成比;结果:四肢大关节外伤性脱位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肩关节、肘关节和髋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脱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肘关节脱位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左右侧分布各关节组无明显差别;肘关节脱位以青少年为多见,髋关节脱位以青壮年为主,肩关节脱位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别;骨折并发  相似文献   
4.
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轶韬  邢维平 《贵州医药》2011,35(2):165-168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常见及重要的原因。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Mixter和Barr揭示坐骨神经痛主要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并通过手术切除突出物治愈了此病。此后,该手术  相似文献   
5.
刘飞俊  邢维平 《贵州医药》2011,35(2):153-155
多数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可以通过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如合并前方椎间盘突出和节段性不稳,单纯后路减压其硬膜囊后移退让有限,难以获得充分减压,却进一步破坏脊柱稳定性。单纯行前路手术则不能解决椎管狭窄的问题。我们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技巧,提高手术疗效,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行漂浮法椎管后壁切除术,即用尖嘴咬骨钳、高速磨钻、神经剥离子、超薄型椎板咬骨钳等器械对拟切除的椎板及骨化黄韧带进行逐层切除、薄化,直至致压物变薄呈漂浮状再予以分离、切除。术中术后使用激素和脱水剂保护脊髓。结果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手术前后平均JOA评分之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手术后大于手术前,即手术后脊髓功能较手术前明显好转。手术疗效优良率80.95%,有效率90.48%。术后并发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1例,血肿形成1例,脑脊液漏5例。结论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使用漂浮法切除椎管后壁,具有对脊髓侵袭小的优点,辅以药物治疗,使脊髓功能获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由于假体的研制日趋完善,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医院逐渐增多,其适应范围有所扩大,治疗效果也日益提高。本文对我院2001年11日至2003年4月来施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杨华  邢维平  尚显文 《贵州医药》2004,28(2):150-151
骶管内囊肿是引起腰骶部疼痛及坐骨神经痛、鞍区感觉障碍的少见原因。我们对1997年7月至2003年6月间诊断的14例患者进行临床及影像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LSS)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根据32例LSS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等临床特点,选择全椎板切除、侧隐窝及椎间孔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及小关节后外侧植骨术,术后随访,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32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5年.采用JOA评分标准评价术后疗效,优21例,良7例,中4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患者全椎板切除、侧隐窝及椎间孔减压、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及小关节后外侧植骨术是治疗LSS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脊柱结核74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09年2月收治、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脊柱结核的74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在本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在首诊时即考虑脊柱结核并经影像学、病理学检查证实者28例,占37.8%。行X线片检查后诊断为脊柱结核者51例,占68.9%,行CT及MRI检查后诊断为脊柱结核者73例,占98.6%。临床、影像资料齐全,术前仍误诊为脊柱转移瘤1例,占1.4%。[结论]早期的脊柱结核或不典型脊柱结核很难根据临床表现在首诊时即诊断为脊柱结核,影像学检查是该病的主要诊断方法,CT及MRI对于脊柱结核的确诊具有重要价值。极少数诊断困难的病例,可以作介入穿刺检查或者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