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发展成熟,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造影剂的大量使用使得造影剂导致的造影剂肾病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尽管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是很明确,造影剂使用剂量是急性肾功能不全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这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造影剂用量的控制和计量提出了更精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连勇  徐培渝  孙强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8):3591-3593
[目的]探讨急性毒性试验替代法之一-上-下法的优、缺点,寻找最佳的实验条件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方法]采用上-下法与Horn's法分别测定11种农药制剂急性经口LD<,50>和95%可信区间(CI),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急性毒性分级和试验所用动物数量. [结果]上-下法所得LD<,50>相近,毒性分级与Horn's法基本一致;但上.下法试验使用动物减少了64.7%. [结论]上-下法在测定毒作用发生在48 h内的农药急性经口LD<,50>具有明显优势,在国内是值得推广的急性替代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前臂切割伤造成正中神经、尺神经断裂的损伤较常见,如不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将引起手部感觉、运动功能的障碍,无缺损的周围神经损伤通常采用端端缝合法修复,该法仍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1]。但对高位神经损伤,如坐骨神经出口处损伤或臂丛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无缺损的周围神经高位损伤,提出高位端端与低位端侧或侧侧缝合相结合的新方法,观察神经再生和靶器官的恢复情况。方法SD大鼠80只,高位切断左侧胫神经。随机分为5组:A组:胫神经两断端行端端缝合,远端于膝关节水平与腓神经干行侧侧缝合。B组:断端处理同A组,远端移植正中神经作胫腓神经干之间的端侧桥接缝合。C组:单纯作断端的端端吻合。D组:胫神经干近端结扎并固定,远端与腓神经干行侧侧缝合。E组:近端处理同D组,远端切除部分神经段后,与腓神经干行端侧缝合。术后行肌电图检查及组织学观察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早期(4周)D、E组有神经再生,术后12周A、B组的神经再生、传导功能及靶肌肉和运动终板的恢复情况均优于C、D、E组。结论高位端端与低位端侧或侧侧缝合相结合的方法,可尽早恢复对靶组织的营养和神经再支配,为高位缝合处高质量神经的长入赢得时间,提高了有效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6.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的临床、冠脉病变特征和技术操作因素。 方法 :采用定量冠脉造影分析系统 (QCA)分析和测量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和北大医院心内科 10 7例经 PTCA联合支架干预后病人的临床及冠脉造影资料 ,再狭窄 6 3例 ,无再狭窄 4 4例 ,2 11处病变 ,置入支架 182枚 ,平均随访时间 (2 4 8± 2 3) d。随访时直径狭窄百分数≥ 5 0 %为支架内再狭窄 ,再狭窄是二项分类变量。运用 L ogistic回归分析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表明 ,糖尿病 (OR值 1.82 ,95 % CI:1.6 0~ 2 .5 8)、长病变 (OR值 1.4 4 ,95 % CI:1.17~ 1.87)、术后最小管腔直径 (ML D) (OR值 0 .16 ,95 % CI:0 .0 3~ 0 .80 )和多个支架 (OR值 2 .34,95 % CI:1.2 0~ 5 .4 4 )是再狭窄的相关因素 (P <0 .0 5 )。糖尿病、长病变和多个支架是再狭窄的危险因子 (P <0 .0 5 ) ,而术后 ML D与再狭窄呈相反的关系 (P <0 .0 5 )。 结论:糖尿病、长病变和多个支架是再狭窄独立的危险因素 ,增加再狭窄的发生 ,而术后ML D减少再狭窄的发生。成功地置入单个支架 ,造影效果满意的病人再狭窄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定量评价核素心肌断层显像(SPECT)与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冠心病(CAD)病变血管狭窄程度、狭窄面积与SPECT心肌缺血程度、缺血面积进行双定量分析比较.结果病变血管直径、血管面积和血管狭窄程度、血管狭窄面积相关性很高, r=0.98、0.93;血管狭窄程度、血管狭窄面积与SPECT心肌缺血程度、心肌缺血面积相关性较低(r=-0.26、0.33);病变血管直径与 SPECT心肌缺血面积不相关(r=0.04);病变血管狭窄面积与SPECT心肌缺血程度负相关(r=0.12)结论冠脉造影病变血管缺血程度、病变血管面积与SPECT心肌缺血程度、心肌缺血面积两种检查的相关性较低,但其间有内在联系,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锁骨上神经在锁骨上区域的分布规律,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9 月—2018 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西院骨五科在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同时完成锁骨上神经解剖的锁骨骨折患者30例(30侧),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 ~ 46 岁。30 例手术均取锁骨上切口,术中仔细分离出锁骨上神经各个分支,统计每例的神经分支数目,并了解其在锁骨上区域的走行及分布关系。以锁骨两端中点连线为锁骨横轴,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术中用克氏针标记锁骨上神经各分支横跨锁骨上缘处;将锁骨横轴全长视为单位“1”,以锁骨横轴内侧端为 “0”点、外侧端为 “1”点,在X线影像上测量锁骨上神经各分支标记点到“0”点的距离,进而比较分支数目不同时,其内、外分支分布具体位置的差异。结果 30例锁骨区域解剖显示,有 15例锁骨上神经拥有三支分支(内、中、外支),14例拥有两支分支(内、外支),1例拥有一支分支(中支)。利用相对测量方法测量出15例有三支分支患者解剖观察结果示外侧支出现于0.64±0.081、中间支出现于0.47±0.12、内侧支出现于0.27±0.08 ;14例有两支分支患者解剖观察结果示外侧支出现于0.61±0.07、内侧支出现于0.30±0.07;一支分支患者解剖观察结果示中间支出现于0.57。统计学分析显示,不同分支数目患者间内、外支神经分支分布区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锁骨上神经在锁骨上区域出现的部位具有一定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可为术中避免损伤锁骨上神经及二期钢板取出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开展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应用价值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 影响。方法:选取 2016 年 10 月至 2021 年 4 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 60 例,根据治疗方案差异性分 两组,开展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30 例(记作观察组),实施复位石膏外固定 30 例(记作对照组),对治疗优 良率、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率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更高,且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 间均较对照组短,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矫形足踝协会 (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AOFAS 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恢复情况 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显著疗效,固定效果佳,术后恢复快,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 尽早恢复,且有效控制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疗效及安全性兼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TM)在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1例年龄≥70岁(77.4±6.3)岁STEMI 51处罪犯病变行急诊PCI治疗,共植入cypherTM54枚。结果51例介入治疗患者均获成功,未发生与介入治疗有关的并发症。1例于术后18 h死于心源性休克,未发生其余心血管事件。随后进行了6~18(8.1±5.6)个月临床随访,1例术后3个月发生猝死,另有1例术后5个月再次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无其余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cypherTM在老年人STE-MI急诊PCI的应用中有较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