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4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日间病房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介于门诊与住院之间的诊疗模式,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补充,具有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住院天数、降低费用、缓解医患矛盾等优点,其发展具有广阔前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为适应医疗服务发展需要,开设了激光治疗青光眼日间病房,为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先证者,男,5mo,主因“发现双眼瞳孔区白色反光2mo”来诊。眼部检查:视力不合作,眼压右:Tn,左:T双角膜透明,前房中深,虹膜纹理清,双瞳孔圆,直径3mm,双晶状体皮质混浊,眼底不入。诊断: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治疗:入院后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囊环形撕开+前部玻璃体切除。先证者之母,女,32岁。左眼外斜20+a。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手动/30cm。眼压:右:15mmHg,左16mmHg。左眼外斜45°,眼球各方向运动不受限,右眼正常。双角膜透明,前房中深,虹膜纹理清,右眼瞳孔圆直径3mm,晶状体透明,眼底未见异常。左眼瞳孔圆直径4mm晶状体核性混浊,眼底不入。家系调查  相似文献   
3.
眶隔后蜂窝织炎致眶尖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俊杰 《眼科研究》2006,24(3):247-247
患者,男,47岁,因“头痛伴发热22d,左眼肿胀伴视力下降3d”以“左眶蜂窝织炎”入我院治疗。入院体格检查:T38.5℃,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4(矫正至1.0),左眼眼前数指(不能矫正),眼压右眼15mmHg,左眼2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4.
依托信息化实现现代医院手术体系管理是发展趋势。通过总结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手术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重点介绍了手术分级与手术名称标准化、手术分级授权系统建设、非预期再手术管理、手术三方核查和风险评估、手术绩效补贴等方面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壳聚糖盐酸盐、吐温80、聚乙二醇20000、冰片薄荷低共溶物多重修饰的茴拉西坦聚乳酸鼻腔给药脑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并初步评价其体外稳定性.方法 采用溶剂扩散-蒸发法制备多重修饰的载药纳米粒,筛选并优化了其处方,考察了粒径分布、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稳定性及体外累积释药百分率.结果 壳聚糖盐酸盐、吐温80、聚乙二醇20000三重修饰的纳米粒形态圆整,粒径分布141.5±30.4 nm,Zeta电位20.4 mV,包封率98.14%,载药量为11.57%.所制纳米粒在溶菌酶和大鼠鼻洗液中稳定,在pH7.4和pH4.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24 h内累计释药百分率小于88%.结论 壳聚糖盐酸盐、吐温80、聚乙二醇20000、冰片薄荷低共溶物多重修饰的载药纳米粒包封率较高,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甲钴胺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2例(42眼)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甲钴胺片;对照组口服腺苷钴胺。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1个月视力和黄斑中心凹3.0 mm直径范围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视力提高率为76.2%,不变23.8%;对照组视力提高率为33.3%,不变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P﹤0.05)。结论甲钴胺片可用于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它能加速视网膜组织早期修复,降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从而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观察2型糖尿病(2DM)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厚度. 方法正常对照组25例36眼;2型糖尿病组40例58眼,分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on-diabetic retinopathy, NDR),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3组.采用OCT分别测量正常组和糖尿病组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了解其差异性. 结果 正常人对照组与N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和PDR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PDR组RNFL厚度较正常对照组RNFL厚度薄, PDR组较正常对照组RNFL厚.结论 OCT能定量观察糖尿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为指导治疗、随访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脉搏波与血压变化息息相关,可以通过脉搏波特征参数进行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本研究首先介绍脉搏波特征参数以及通过脉搏波特征参数进行无创连续血压测量的原理;总结了当前利用脉搏波特征参数计算血压的测量模型,主要有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并主要分析了这些模型的测量原理和研究进展,以及各种模型的优缺点;最后对基于脉搏波特征参数进行血压测量,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戴惟葭  边俊杰  杨惠青  刘大川 《眼科》2010,19(5):331-335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在发病后不同时间段的变化特征。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7—2009年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单眼发病者35例35眼。方法人选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眼压控制正常,利用相干光断层扫描(StratusOCT3)技术在发病后2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双眼RNFL扫描,并对发作眼压与RNFL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主要指标RNFL厚度。结果发作后2周发作眼RNFL明显较对侧眼增厚,分别为(141.85±25.22)μm、(112.95±10.54)μm(P=-0.000);第3个月时两眼没有差异,RNFL厚度分别为(112.38±16.15)μm、(112.26±16.04)μm(P=0.966);6个月时发作眼较对侧眼稍薄,分别为(101.22±14.06)μm、(108.65±15.03)μm(p=0.021);12个月时发作眼明显较对侧眼薄,分别为(92.29±13.05)um、(106.77±14.90)μm(P=0.000)。发作眼在观察期内RNFL进行性变薄(阽51.48,P=0.000),而对侧眼则无显著改变(F=1.599,P=0.192)。早期(3个月内)眼压越高,RNFL越厚(r=0.692,P=-0.000),但在12个月RNFL的变化中,发作眼压与之无显著相关(r=0.242,P=0.081)。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眼缓解后RNFL仍进行性丢失,发作时眼压的高低并不是决定最终病变的惟一因素;对侧眼在12个月的观察中也存在一定程度RNFL损害,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在闭角型青光眼急性期滤过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临床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急性期需行滤过手术的患者25例25眼施行小梁切除并丝裂霉素联合羊膜移植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前房形成、滤过泡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评估其疗效。结果:除1例患者术后视力下降外,其它患者视力变化均为不变或提高,术后1、3、7d,1mo视力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1wk视力达到稳定状态;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7d,1、3、6、12mo眼压控制稳定;前房形成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施行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低浓度丝裂霉素C及生物羊膜移植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