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的敏感性。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组76例、老年对照组56例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 (BG)、胰岛素 (Ins)、C肽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结果 :空腹血糖测定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老年高血压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清胰岛素水平及C肽水平均较老年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 (P<0.01)。老年高血压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 ( -4±0.5)较对照组 ( -3.5 0.5)明显升高 (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着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赵思义  李伟  杨松 《中华全科医学》2012,(8):1245-1246,1258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UAP)痛患者心肌损伤及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对35例老年UAP患者、2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及26例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cTnI测定,对35例老年UAP患者住院后1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老年UAP患者血清cTnI高低与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 UAP组的血清cTnI阳性率37.14%高于SAP组的4.54%和健康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UAP患者中BraunwaldⅡ、Ⅲ级组血清cTnI阳性率分别为41.66%和55.55%,明显高于BraunwaldⅠ组(14.28)(P<0.01);住院后1个月内,35例老年UAP患者血清cTnI阳性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46.15%)明显高于血清cTnI阴性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4.54%),P<0.01。结论血清cTnI测定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对老年UAP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及近期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与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水平及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心力衰竭患者58例,另选28例健康老人为时照,以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方法评估心功能,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血浆BNP水平并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随访18个月,比较分析各组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状况和心脏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关,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BNP与LVEF呈负相关。发生心脏事件患者与未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相比血浆BNP水平升高而LVEF值降低。结论血浆BNP水平能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并随心功能不全级别的升高而相应递增,且对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脏事件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现察细胞凋亡抑制因子(Fas/APO-1)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苯那普利(商品名:洛丁新)治疗对Fas/APO-1的影响.方法 选择CHF患者54例.随机分为:A组(26例)即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B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洛丁新(10 nag,qd)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清Fas/APO-1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方法测定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另设健康对照组(C组)20例.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as/APO-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洛丁新治疗2周后,较常规治疗组血清Fas/APO-1水平明显下降,LVESD和LVEDD明显减低,SV和LVEF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Fas/APO-1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 洛丁新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心肌重塑与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Fas/APO-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测定与心肌损伤和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对30例心功能II级,18例心功能III级,8例心功能IV级的老年心衰患者和30例心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进行血清cTnI检测,并对52例老年心衰患者的远期心脏事件随访至少12个月,分析cTnI与心脏功能和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56例老年心衰组患者中有26例cTnI升高,其中心功能III级和IV级患者血清cTnI均比心功能II级明显增高(P<0.01)。30例老年对照组中血清cTnI仅1例升高。52例老年心衰患者远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6±4)个月。老年心衰患者中cTnI升高组心脏事件发生例次较cTnI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血清cTnI不但是心衰时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心肌损伤标记物,也是反映心衰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动态脉压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思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575-257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动态脉压和主动脉根部内径(AOD)的关系。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计算88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平均动态脉压,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主动脉根部内径。入选患者均进行病史采集,计算体重指数(BMI)、查空腹血糖(FBS)、血清甘油三脂(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4小时动态脉压,AOD及LVMI在高血压左心室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年龄及高血压病程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脉压增加和AOD扩大是老年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共同危险因素,与年龄及高血压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ACS患者68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36例为研究对象,ACS患者被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3例,测定3组血清NT-proBNP、hs-CRP、肌钙蛋白I(TnI)水平。结果 AMl组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TnI水平均显著高于UAP组和SAP组(P<0.05),UAP组患者血清NT-pro BNP、hs-CRP、TnI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P<0.05)。AMl组NT-proBNP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r=0.813,P<0.05),与TnI呈正相关(r=0.517,P<0.05)。结论血清NT-proBNP、hs-CRP可以作为检测老年ACS心肌缺血损伤程度一个无创伤性量化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思义 《安徽医学》2006,27(2):149-150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变化及其在老年早期HF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根据病史、体征、心脏X线摄片、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诊断为HF的患者,就诊后24h内取静脉血测定血浆BNP,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按NYHA心功能分级,Ⅰ~Ⅳ级患者血浆BNP水平逐步增加(P<0.001);LVEDD≤55mm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LVEDD>55mm者(P<0.01);且LVEF≤40%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LVEF>40%患者(P<0.001)。结论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是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对HF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