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目的通过综合无精子症患者生殖器彩超检查、性激素(TSH、LH、E2、T、PRL)水平检测、染色体检查结果等,统计分析其病因,研究总结无精子症患者的病因构成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门诊就诊共75例无精子症患者,收集患者生殖系统彩超、性激素水平、染色体检查结果、既往病史资料等资料,分析患者病因,按输精管道是否通畅区分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两大类。梗阻性无精子症根据彩超、MRI等明确男性生殖管道发育是否正常,区分为先天性梗阻(包括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发育异常或缺如)和获得性梗阻(生殖管道无明显发育异常);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则根据血清性激素水平、染色体核型、Y染色体微缺失等区分为睾丸因素(包含由于饮食习惯、内分泌、温度、睾丸扭转、外伤及隐睾等原因导致的无精子症)和睾丸前因素(包含由于染色体异常、Y染色体微缺失等原因导致的无精症)进行分类、比较。结果在所有75例患者中,梗阻性无精子症占26.67%(20/75),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占66.67%(50/75),其中睾丸生精功能障碍占44.00%(33/75),染色体异常占16.00%(12/75),AZF缺失占6.67%(5/75);其他原因中药物性导致的占1.33%(1/75);原因不明5.33%(4/75)。结论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生殖道梗阻、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无精子症的主要原因,仍有少数患者病因不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麝香、乳香及其配伍使用对慢性前列腺炎小鼠的干预效果及其对紧密连接蛋白的磷酸化关键通路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水平的影响。方法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先造模成功,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麝香组、乳香组、麝香-乳香组、高剂量麝香-乳香组5组,每组6只。使用双重免疫佐剂配合SD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对造模组所有NOD小鼠进行免疫诱导,建立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7天后予以脱颈处死,解剖分离出小鼠前列腺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荧光免疫双标检测前列腺组织中PKC、PKA的表达情况。结果肉眼大体观:解剖时可见模型组小鼠前列腺组织腺体呈深红色,质地韧,与周围组织有粘连。病理结果:显微镜下主要表现前列腺腺腔扩张,多数腺腔内可见炎细胞,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为主,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前列腺组织病理表现差异显著,表明造模成功。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空白组无浸润,模型组最为明显,其他各组经不同药物干预后,表现为麝香组、乳香组、麝香-乳香组及高剂量麝香-乳香组依次递减的规律。PKC及PKA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KA及PK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麝香组、乳香组、麝香-乳香组、高剂量麝香-乳香组PKA、PK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麝香组及乳香组比较,麝香-乳香组PKA、PK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浓度麝香-乳香联合使用具有增强调节的功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浓度依赖性。结论麝香、乳香影响紧密连接蛋白的水平可能通过影响PKA、PKC蛋白水平的而发挥作用,麝香配伍乳香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设计实验从麝香配伍乳香对蛋白激酶-C(PK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来探讨其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SD大鼠4只,用于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的制备;48只6周龄雄性NoD小鼠,除去空白对照组外的所有NoD小鼠均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再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佛波酯(PMA)、高剂量麝香-乳香组、麝香-乳香组、低剂量麝香-乳香组、麝香组、乳香组。灌胃后脱颈处死,分离出前列腺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前列腺组织中PKC、VEGF的表达情况。以病理学检查、PKA、VEGF水平变化等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探讨麝香+乳香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结果 各组炎症浸润程度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模型组>PMA组>麝香、乳香组>低剂量麝香-乳香组>麝香-乳香组>高剂量麝香-乳香组>空白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PKC表达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PMA组<空白组<模型组<麝香、乳香组<低剂量麝香-乳香组&...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