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O1)通路在当归多糖(ASP)对抗小鼠造血干细胞(HSCs)衰老中的作用,探讨ASP抑制HSCs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衰老组、ASP组;衰老组采用X线全身均匀照射,建立小鼠HSCs衰老模型;ASP组在照射期间给予200mg/kg ASP灌胃;对照组和衰老组给予等容量NS灌胃.免疫磁珠法分选HSCs,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免疫荧光检测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SIRT1及FOXO1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衰老组HSCs SA-β-Gal染色阳性率及ROS产量增加(P<0.05);SIRT1与FOXO1表达减少(P<0.05).与衰老组比较,ASP抑制小鼠衰老HSCs 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ROS产量的增加(P<0.05);同时抑制SIRT1与FOXO1表达的减少(P<0.05).结论 ASP可能通过调控SIRT1/FOXO1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延缓小鼠HSCs衰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二醇(E2)/ESR1(ERα)对C28I2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Ad-Easy 腺病毒包装系 统构建和包装过表达腺病毒Ad-ESR1,Western blot及QPCR检测该基因在细胞中蛋白及RNA表达情况。在E2处理下,设立不 同病毒感染组处理C28I2细胞,Western blot 检测各处理组C28I2细胞的自噬、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ER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 水平;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细胞内自噬流的强弱;FCM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及周期;QPCR检测mRNA水平增殖相关标志基因 (PCNA)、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ERK特异性抑制剂处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抑 制ERK通路后自噬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QPCR检测增殖相关标志基因表达。结果成功构建过表达腺病毒Ad-ESR1。过表达 ESR1 能够促进E2 处理后LC3 和ATG7 的表达,促进LC3 和LAMP1 在细胞质中共定位,抑制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12的表达并且促进PCNA、cyclinB1和cyclinD1表达,且细胞内pERK明显减少;而干扰ESR1表达后,自噬相关蛋白表 达减少,自噬流减弱,凋亡蛋白表达增加,增殖标志基因表达下调,细胞内pERK相对增加。特异性抑制剂阻断ERK活化,E2/ ESR1诱导的自噬增加以及凋亡减少被抑制,增殖相关基因表达被抑制。结论E2与ESR1的靶向结合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RK信号通路活化从而促进自噬、抑制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及其活性形式(SREBP1cm)对人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人PERK启动子截短体报告基因载体,与内参质粒pRL-SV40共转入人胚肾细胞HEK293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用pc DNA3.1(-)-SREBP1c、pc DNA3.1(-)-SREBP1cm与PERK启动子转录活性核心区域共转293T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SREBP1c及活性形式SREBP1cm对PERK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控;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SREBP1c、SREBP1cm对PERK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ERK启动子截短体报告基因载体,确定了PERK启动子转录活性核心区域;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SREBP1c抑制PERK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而SREBP1cm促进PERK启动子的转录活性。SREBP1c抑制PERK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SREBP1cm促进PERK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SREBP1c和SREBP1cm对PERK启动子转录活性及其表达具有相反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O1)通路在当归多糖(ASP)对抗小鼠造血干细胞(HSCs)衰老中的作用,探讨ASP抑制HSCs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衰老组、ASP组;衰老组采用X线全身均匀照射,建立小鼠HSCs衰老模型;ASP组在照射期间给予200mg/kg ASP灌胃;对照组和衰老组给予等容量NS灌胃.免疫磁珠法分选HSCs,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免疫荧光检测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SIRT1及FOXO1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衰老组HSCs SA-β-Gal染色阳性率及ROS产量增加(P<0.05);SIRT1与FOXO1表达减少(P<0.05).与衰老组比较,ASP抑制小鼠衰老HSCs 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ROS产量的增加(P<0.05);同时抑制SIRT1与FOXO1表达的减少(P<0.05).结论 ASP可能通过调控SIRT1/FOXO1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延缓小鼠HSCs衰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缺陷型小鼠与野生(wild type,WT)型小鼠在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皮肤炎症模型中炎症及自噬的差异性。方法:运用IMQ涂抹WT(44只)和PGRN-/-(16只)小鼠背部皮肤构建银屑样皮肤炎症模型,并通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等方法检测小鼠组织结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合酶2(nitric oxide synthase 2,NOS2)、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3,Caspase 3)]以及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泛素结合蛋白(ubiquitin binding protein,P62)、自噬相关蛋白5(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 5,ATG5)、自噬相关蛋白7(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 7,ATG7)、自噬相关蛋白5和12的复合物(complex of 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 5 and 12,ATG5-ATG12)]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皮肤炎症模型,在WT小鼠模型中观察到上皮组织明显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增多,血管生成增加,炎性因子IL-6、IL-10、TNF-α、NOS2、COX2在第6天表达最高(P<0.05),自噬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此外,第6天脾脏比重明显增加(P<0.05),炎性因子IL-6、IL-10、TNF-α、NOS2、COX2、IL-1β表达最高(P<0.05)。与WT模型小鼠相比,PGRN-/-模型小鼠背部皮肤加厚更加明显,炎性因子IL-6、NOS2表达更高(P<0.05),组织自噬与凋亡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WT小鼠和PGRN-/-小鼠都能够在第6天成功建立小鼠皮肤炎症模型;与WT小鼠皮肤炎症模型相比,PGRN-/-小鼠加重了皮肤炎症模型症状,这一过程可能与PGRN缺陷阻碍了自噬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