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上升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肺癌患者逐年增加。由于各种原因老年肺癌患者常失去手术机会,因此,老年肺癌的化疗日益受到关注。我科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负性心理与疗效的影响,及临床心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全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规化疗患者在确诊后、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负面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生存质量问卷。干预组30例在化疗的同时进行积极主动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负性心理因素、生存质量随病程的变化趋势。结果: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相似,无统计学差异,恶心呕吐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它副反应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的3个月和6个月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干预组干预后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分值较干预前均有提高,而只有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在6个月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普遍存在负性心理,生存质量较差,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对癌症患者就诊中的诊疗流程采用相关的FMEA规范,分析探讨采用FMEA规范对降低癌痛患者潜在的风险因素的作用.方法 组织小组成员、医护等人员对失效模式及潜在风险因素进行RPN打分.依据打分结果将RPN值顺位排名靠前的进行重点管理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重点管理,采取措施后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再次打分评估,对比RPN值的变化程度,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后筛选出关键的失效模式和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重新进行评估,与评估前进行对比,其评估后RPN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癌痛患者诊疗流程中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进行规范处理可有效降低失效模式和潜在的风险因素危机值,有效改善风险值,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以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21例,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8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从化疗前一周开始直至治疗结束;对照组19例:多西他赛175 mg...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培美曲塞(PEM)联合奈达铂(NDP)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32例年龄≥70岁初治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 接受PEM联合NDP方案化疗。PEM 500 mg/m2静脉滴注, 时间 > 10 min, d1;NDP 80 mg/m2静脉滴注, d1。每21天为1个治疗周期, 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3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 其中CR 0例, PR 14例, SD 13例, PD 5例, 有效率为43.8%(14/32),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6个月, 中位生存期为13.1个月, 1年生存率为57.3%。主要不良反应为贫血68.8%(22/32)、恶心呕吐62.5%(20/32)、白细胞下降59.4%(19/32)、血小板下降40.6%(13/32), 未出现与化疗相关的死亡。  结论  年龄≥70岁晚期肺腺癌患者可以耐受PEM联合NDP方案化疗, 且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较轻, 大部分患者可以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大量地球物理化学、流行病学调查、营养、生化、临床研究以及动物实验的结果显示和证实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密切相关,随着稀土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REEs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REEs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毒性作用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REEs含量及分布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2013-04-01-2014-01-31赣州市肿瘤医院14例NSCLC患者,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MS)测定NSCLC组织的REEs含量,并对REEs的含量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NSCLC组织中REEs含量平均数的标准差数值最小,REEs的含量是轻稀土含量>中稀土含量>重稀土含量;除Y、Gd元素外,La、Ce、Pr、Nd、Sm、Eu、Dy、Ho和Er等9种REEs含量在T1~T3具有上升趋势,La、Ce、Pr、Nd、Sm、Eu、Dy和Er等REEs含量T2~T3比在T1~T2上升幅度更大,这9种REEs在T4时含量都陡然下降,且在T3时REEs含量更为分散;La、Nd、Sm、Dy、Er、Tm、Yb和Lu等REEs含量在N0~N3具有上升趋势,且在N3时REEs含量表现得更为分散;从总体分期上看,随着NSCLC分期的增加,各稀土元素的倍数差异增大,点更加分散,REEs含量在NSCLC组织中的含量也更加紊乱.La、Pr、Nd、Sm、Dy、Er和Tm等7种REEs含量随着临床分期增大而增加,与临床分期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随着NSCLC分期的升高,REEs含量呈上升趋势,且REEs在NSCLC组织中的含量也更加紊乱,La、Pr、Nd、Sm、Dy、Er和Tm与临床分期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进展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进展期肺癌患者57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38例分为一组,小细胞肺癌19例分为二组,检测两组患者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以及3个疗程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同时统计25例健康血浆D-二聚体含量为对照组。结果:进展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健康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比较,差异性显著,且一组患者显著高于二组。一组患者化疗后有效(pwcR)组D-二聚体含量为223.00±102.16mg/L,化疗后进展(PD)组D-二聚体含量为1024.81±577.08mg/L。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判断进展期肺癌患者预后、观察疴隋、观察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草酸铂与顺铂联合泰素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草酸铂组21例,泰素1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草酸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组19例,泰素1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2天、第3天。两组病人使用泰素前12 h及6 h各口服地塞米松7.5 mg,使用泰素前30 min给予苯海拉明25 mg肌注,西米替丁0.4 g静注。并且使用泰素时滴注时间均超过3 h。草酸铂组使用糖配用,滴注时间均超过3 h。2组化疗前常规止呕等治疗。21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的治疗。并且无1例出现对泰素的过敏反应。2组患者疗效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恶心呕吐及颜面水肿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下降、感觉神经异常及血小板下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素联合草酸铂与泰素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相当,但联合草酸铂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对顺铂反应强烈者可考虑使用草酸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