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微卫星遗传标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对照者的13号染色体进行扫描,查找精神分裂症关联区域。方法在13号染色体上间隔约10cM(厘摩)遗传距离选择14个微卫星遗传标记,对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19例正常对照者组成的DNA混合样本分别进行了基因扫描及分型,经过卡方(χ2)检验统计学分析,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每个等位基因峰型比率的差异。结果在D13S265(13q31.3)位点患者组与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山东半岛东部人群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3号染色体上存在与本病的关联位点。  相似文献   
2.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抑郁症状及有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141例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50.3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主要影响因素为:与医务人员交流感情的机会、从家中得到安慰和理解的机会、婚姻、与家人交流感情的机会、对前途的担心。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潍坊东部地区精神分裂症1号染色体基因扫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1号染色体进行扫描,查找精神分裂症的关联位点。方法在1号染色体上间隔10cM(厘摩)遗传距离,选择了31个微卫星遗传位点,用DNA混合池的方法对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19名正常对照者的DNA样本分别混合后进行基因组扫描。经卡方检验分析,对比患者组与对照组的等位基因峰型比率的差异。结果在D1S2878遗传位点患者组与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山东省潍坊东部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中存在与1号染色体的关联区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心理因素评价及心率变异性(HRV)的检测,探讨老年便秘患者焦虑症状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住院及门诊查体便秘患者资料共计52例,称为便秘组,对照组40例,均为健康老年男性,所有入选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RMSSD、TP、LF及HF并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 便秘组SAS标准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便秘组SDNN、RMSSD、TP、LF及HF值低于对照组,且便秘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与SDNN、RMSSD、TP、LF和HF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焦虑等心理因素在便秘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焦虑症状的产生可能与便秘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有关,尤以迷走神经为甚.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甲氧苄氨嘧啶(下简称TMP)对痢疾杆菌抑菌作用及对常用抗痢药物增效作用,我们作了TMP对108株痢疾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及TMP与六种抗痢药物对痢疾杆菌联合抑菌试验。现将结果总结于后,供痢疾防治工作参考。材料和方法一、菌株:任选1973年在我省各地分离的108株痢疾杆菌作TMP最低抑菌浓度测定,选择其中在TMP0.5r/cc浓度完全抑制、0.25 r/cc浓度中部分抑制,且对氯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磺胺嘧啶均耐药的福氏杆菌14株、宋内氏菌14株作TMP与六种抗痢药物联合抑菌试验。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神经肌无力是一病因尚待确定的疾病,常在小范周内密集的人群中流行,以多样的但又不严重的神经症状和肌无力为其临床特征。自1934年在美国发生第一次流行后,世界各地有过多次的流行报导,用过的名称有“冰岛病”,“良性肌痛性脑脊髓炎”、“流行性植物神经炎”等。1972年春夏在贵州省某工地上有一次类似此病的  相似文献   
7.
氯氮平作为一种作用强、疗效快的抗精神病及镇静药,现已被世界所公认。该药对具有幻觉、妄想,紧张症及精神运动性兴奋状态的重性精神病有极强的向精神活性,对青春期痴呆的作用也特别显著。该药以不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查找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方法 用覆盖全基因组间隔距离10 cM(厘摩)的400个微卫星遗传标记,首先对山东省潍坊地区的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19例正常对照者的DNA混合样本分别进行基因组扫描,发现6号染色体上的D6S289位点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差异显著,然后又对所有样本进行了逐个扫描与基因分型.结果 D6S289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与精神分裂症呈现关联,并且此位点位于JAR-ID2基因内部.结论 JARID2基因可能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社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康复效果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社会康复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将284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43例)和对照组(141例),对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技能训练、家庭治疗等综合干预,持续1年;对照组仅进行门诊随访。在入组时、半年末、一年末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入组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的SDSS、PAN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干预1年后,干预组SDSS评分(7.54±2.11)明显低于对照组(9.77±2.74),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干预组PANSS评分(38.88±9.58)、阳性量表评分(7.40±1.12)、阴性量表评分(11.32±5.92),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20.16±5.19)均低于对照组(46.884±16.37、8.60±3.19、13.52±7.81、24.76±8.08),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干预组复发率18.18%(26例)低于对照组34.75%(49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0.03,P〈0.01)。结论综合干预措施有利于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康复。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作用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08例回归社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有关精神病防治知识的家庭教育(教育组),并设210例未接受教育者为对照组。结果:教育组患者复发率降低了24%,对照组仅降低了5%。教育组患者社会功能和家庭负担量表的减分率分别为:25%和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和9%。教育组患者的疗效水平、服药依从性和就诊合作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家庭教育简便、易行、有效,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