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塞来昔布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特异性环氧酶抑制剂——塞来昔布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临床疗效。方法:评述国内、外近期有关塞来昔布的文献。结果:推荐剂量的塞来昔布治疗骨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与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相似,疗效确切,但较少引起胃肠道溃疡,且不延长出血时间,耐受性良好。结论:塞来昔布与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NSAIDs相比,疗效确切,降低了胃肠道损伤的发生率,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药物联用,没有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目的建立胃炎康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胃炎康胶囊中的白芍、黄连、桂枝、高良姜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制剂中的芍药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芍药苷进样量在0.16~0.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n=5),RSD为1.05%。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控制胃炎康胶囊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急诊处方基本指标与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急诊处方基本指标与用药情况,以加强对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的监督。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2002年7~12月急诊42 545张处方逐一审查,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急诊就诊患者23 289例,人均药费132.51元,成人白天急诊就诊率为夜间的1倍;静脉用药占48.74%,口服用药占24.39%,抗菌药物处方构成比40.03%,不合理用药处方占6.45%;入莫菲管给药途径占静脉用药的8.50%,其合理性有待进一步考察。结论:处方基本指标年龄项中成人有30.73%写“成”,未写具体年龄;用药情况基本符合急诊的特点,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维 A酸胶囊 ,应用维 A酸胶囊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方法 拟定处方、制备工艺 ,探讨质量控制方法 ,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 A酸胶囊含量 ,平均回收率为 1 0 0 .2 % ,RSD为 0 .3 % ;2 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缓解率为 95 .2 %。结论 处方设计合理 ,质量控制标准可行 ,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用药进行分析。方法依据重症胰腺炎诊疗指南对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用药进行总结。结果该重症胰腺炎患者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结论应根据重症胰腺炎的特点,合理选用药物。  相似文献   
6.
梁宗强  罗秦英  孙青  郭永清  兰欣  陈航  白铁 《中国药房》2013,(37):3486-3488
目的:构建高效率门/急诊药房科学化工作流程系统。方法:介绍某院利用自动化设备发药、建立就诊卡模式下就诊流程,并结合药品图像技术、条码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处方审核和点评的药房工作流程再造的情况,并与传统手工模式比较评价再造的效果。结果与结论:与传统手工模式比较,再造后的新模式从药房发药效率、盘点效率、差错率等方面均有很大改善,且使药师角色真正回归到药品审核点评与用药指导方面。该院构建的药房科学化工作流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干预措施对降低某医院外科肠外营养不合理医嘱发生率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抽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干预前( 2016年 11月至 2017年 1月) 5 487条肠外营养医嘱,干预后( 2017年 5—7月) 5 466条肠外营养医嘱,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统计。干预措施主要有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嵌入营养风险筛查表、每日对肠外营养医嘱进行合理性审核、每月进行总结点评。结果普通外科的肠外营养医嘱不合理率由 19.7%(435/2 205)降至 8.2%(195/2 370)(P<0.05);肝胆外科的肠外营养医嘱不合理率由 63.7%(1 345/2 110)降至 49.5%(1 070/2 160)(P<0.05);泌尿外科的肠外营养医嘱不合理率由 87.7%(1 028/1 172)降至 49.4%(462/936)(P<0.05),其中泌尿外科 7月不合理率为 6.2%(24/388)。结论该院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对提高全院外科肠外营养合理用药水平有促进作用,但仍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全自动单剂量摆药机在应用中存在不易识别拆零药片的问题,通过建立图像识别系统,防范摆药差错。方法全自动包药机在药师、护士核对时,通过条形码扫描显示拆零药片图像,进行药品的识别、核对、调整。结果图像识别系统使用后,加强了药品核对,有效降低差错,提高了药学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结论利用图像技术、条形码技术可以优化全自动摆药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高警示药品风险提示系统,减少高警示药品用药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方法:根据我院药品情况建立高警示药品目录,查阅相关资料,用Excel电子表格整理高警示药品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风险因素。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HIS系统中嵌入高警示药品风险防范模块,在医生开立医嘱及药师审核医嘱界面对高警示药品进行风险提示。结果:采用新系统进行高警示药品风险控制后,不合理医嘱由实施前322条下降至131条,不合理医嘱发生率逐月降低,溶媒选择错误、溶媒剂量错误和用法错误的不合理医嘱数在系统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少了高警示药品的用药差错,提高了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的认识。结论: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高警示药品安全屏障,可以减少或避免高警示药品的用药差错,控制高警示药品的使用风险,有利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0.
药房合理库存管理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药品账物相符率,合理请领药品,降低药房库存量,提高药品周转率,提升药品管理水平。方法应用ABC分类法对药品分级管理,计算库存金额、库存量上下限与周转率等技术参数,探寻控制药品合理库存的有效措施。结果账物相符率大幅提高,加快了领药速度,减少了缺药次数,减少了滞销药品库存。药房药品周转率明显提高,周转时间有效降低,库存金额有效降低,趋于合理。结论体现了药品ABC分类方法实施的优越性和合理库存管理的必要性,能优化成本管理,提高药品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