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泻必康对小鼠解痉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参苓白术散为阳性对照组,采用小鼠腹腔注射醋酸的方法,观察小鼠的扭体次数。采用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家兔离体肠管痉挛的方法,观察泻必康对家兔离体肠管痉挛的拮抗作用,结果与结论:泻必康可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对家兔离体肠管痉挛性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解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实施隐性分层教学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代新型教育模式———隐性分层教学的理论,设想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素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习题及作业等内容进行分层并实施,从而改善学生学习被动的局面,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部分帕金森病(PD)患者伴发抑郁(dPD),多种抗抑郁药物被用于治疗dPD。本文通过检索近年的相关文献,对用于治疗d PD的抗抑郁药物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对dPD的抗抑郁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川穹嗪注射液对家兔离体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离体心脏灌流系统进行离体心脏恒温恒压灌流,测定给药前、后冠脉流量,观测用药前后冠脉流量的改变情况。结果:恒压灌流条件下对照组(A组)给药前后冠脉流量基本保持稳定;川穹嗪组(B组和C组)给药前后冠脉流量改变明显,给药后冠脉流量升高相对值为19.6%和23.1%,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穹嗪能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脏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家庭服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在老龄化社会到来之时,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老年患者的护理问题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衰退,抵抗力下降,发病后不但病程长、恢复慢,常伴有多种慢性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炎是以前列腺实质感染、充血、肿胀、炎性细胞浸润、腺上皮坏死,甚至小脓肿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前列腺炎有急慢性之分,均属于中医淋浊的范畴。本研究针对慢性前列腺炎。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自1999年5月1日开始,至2001年7月30日止,共纳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2例,均为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住院患者。其中2例中途退出(均为治疗组病例,中途出院1例,因它病而终止治疗1例),完成疗程者共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55岁,平均(44.7±10.2)岁;病程小于1年者4例,1~2年者22例,2~3年者28例,超…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对慢性心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曲美他嗪组,每组各50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震荡斜率(TS)、震荡初始(TO)、血流介导血管舒张(FMD)功能、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和内皮素-1(ET-1)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曲美他嗪组患者的震荡斜率(TS)、震荡初始(TO)和血流介导血管舒张(FMD)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患者的血浆NO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浆ET-1含量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血管内皮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厚朴酚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机制.方法:将厚朴酚或6-OHDA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中.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荧光分光计法测定细胞损伤过程中活性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含量变化.结果:在加入100μmol/L 6-OHDA时PC12细胞活性显著下降,厚朴酚(0.1~10μmol/L)预处理1 h可明显抑制6-OHDA导致的PC12细胞活性下降,ROS含量水平的上升以及caspase-3的活性上升.结论:厚朴酚对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到抑制细胞内ROS的产生和Caspase-3的激活.  相似文献   
9.
我国药物滥用与临床药学人才的缺乏有很大关系,在逐步推进医疗改革的同时,应重视社区、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改变传统药学教育模式,满足社区、基层药学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的肾脏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大鼠的肾脏毒性及其可逆性。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VB-D2.5,5和10mg·kg-1组,每组30只。CVB-D组大鼠分别ip给予CVB-D2个月,并于给药后第1和第2个月末每组各取10只大鼠的眼眶血分离血清,检测尿素氮(BUN)、肌酐(SCr)、TammHorsfall蛋白(THP)、β2微球蛋白(β2-MG);收集24h尿液检测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微量白蛋白(mAlb)、免疫球蛋白G(Ig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和转铁蛋白(TRF);并做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测。作为恢复期观察,停药4周后每组另10只大鼠做同样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p给予大鼠CVB-D1个月后,大鼠血清中的β2-MG明显升高(P<0.01),CVB-D5和10mg·kg-1组的THP含量明显降低(P<0.01),CVB-D10mg·kg-1组大鼠血清中BUN含量升高(P<0.01);同时,CVB-D10mg·kg-1组大鼠尿液中NAG,TRF,β2-MG和IgG含量显著升高,CVB-D5和10mg·kg-1组尿液mAlb含量及RB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持续给药2个月后,CVB-D5和10mg·kg-1组大鼠血清中β2-MG含量显著升高(P<0.05),CVB-D5mg·kg-1组BUN含量明显升高(P<0.05),CVB-D10mg·kg-1组THP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CVB-D10mg·kg-1组大鼠尿液中NAG和IgG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CVB-D5和10mg·kg-1组β2-MG和TRF含量明显升高(P<0.01);病理组织切片显示CVB-D2.5mg·kg-1组部分动物肾小球及肾小管出现坏死的现象,CVB-D5和10mg·kg-1组部分动物出现组织自溶现象。在恢复期,血清及尿液中仍有部分指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病理组织切片显示CVB-D组仍有部分肾单位出现肾间质内少量炎细胞浸润或不同程度淤血的现象。结论长期应用CVB-D可能引起大鼠肾毒性,且病变在停药后不能彻底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