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总结应用手指侧方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常规岛状皮瓣;(2)不包含指掌侧固有神经的岛状皮瓣;(3)包含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岛状皮瓣;(4)逆行岛状皮瓣等4种术式修复手指中小范围皮肤缺损80例。结果本组80例86个皮瓣中,有4例岛状皮瓣供区植皮部分坏死,余皮瓣全部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5年,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及外形良好。结论手指侧方岛状皮瓣对于修复手指不同部位组织缺损,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SARS患者TGFβ1和PDGF-BB的动态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监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的变化,以探讨细胞因子在SARS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测定SARS患者早期、恢复期和随访时TGFβ1和PDGF -BB含量 ,并与急诊等一线未患SARS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 ,作描述性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SARS患者早期组血清TGFβ1均值高于恢复期组和随访组 (P<0.05),SARS恢复期组、随访组TGFβ1均值均显著低于急诊等一线未患SARS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其它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五组人群PDGF -BB均值水平总体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GFβ1可能与SARS患者机体调节免疫应答和免疫损伤有关 ,PDGF -BB与SARS的免疫损伤无关。  相似文献   
3.
动态监测SARS病人IL-1α、IL-1β、TNFα和IL-6含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监测SARS病人IL 1α、IL 1β、TNFα和IL 6含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早期、恢复期SARS病人以及出院后SARS随访者 ,一线未患SARS健康医护人员及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L 1α、IL 1β、TNFα和IL 6含量。结果 :IL 1α和IL 1β含量在早期、恢复期与其他组比较均显著升高 (P <0 0 5 )。SARS早期组TNFα均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 <0 0 0 5 ) ,SARS恢复期组均值显著高于SARS随访组、急诊等一线未患SARS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 0 1)。SARS早期组IL 6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0 5 ) ,SARS随访组与急诊等一线未患SARS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均值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SARS在发病过程中其病理损伤与细胞因子IL 1、TNFα和IL 6有关。  相似文献   
4.
盐酸舍曲林的合成路线图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酸舍曲林(sertraline hydrochloride,1),化学名为(1S,4S)-4-(3,4-二氯苯基)-1,2,3,4-四氢-N-甲基-1-萘胺盐酸盐,系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于1990年首次在英国上市,商品名Zoloft.本品可高选择强效抑制5-HT再摄取,提高中枢神经5-HT含量,临床用于治疗和预防抑郁症复发.与其它SSRI相比,本品在治疗剂量内不抑制自身代谢,安全有效,且耐受性好、副作用少.本文对1的合成工艺进行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5.
新疆沙湾县鼠疫监测成果与今后的发展王建兵刘永福阿黑哈提(新疆沙湾县卫生防疫站,832100)沙湾县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工作始于1963年一直未取得阳性结果,自1988年判定后山搏尔霍拉疫源地后,连续从其毗邻的沙勒托斯、班屯其、阿克塔什和阿尔夏提发现动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5-A3文件在正确度验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EP15-A3文件5×5实验设计方案,用IFCC提供的Rela A(水平1)和Rela B(水平2)样品、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909C参考物质分别验证肌酐(Cr)、尿素(Urea)、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葡萄糖(Glu)的正确度。每个样品每天1批,每批重复5次,共5 d,每个样品获得25个数据。用Grubbs'法计算离群值,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计算用户的批内不精密度(S_R)和实验室内不精密度(S_(WL)),基于S_R和S_(WL)计算结果的均值及其标准差,计算靶值(TV)及其标准误差,最后计算出TV的确认区间(VI),观察各指标检测均值是否在VI内,如通过则用户证明了候选方法的偏差可接受;若不通过则计算均值和TV的相对偏差,观察该相对偏差是否小于用户定义的可接受范围(1/2 TEa),若是则证明候选方法的偏差可接受。否则,需查找原因或与厂家联系。结果6个生化项目的测定结果均通过Grubbs'法离群值检查,各项目无离群值。该次验证实验中,除NIST 909C参考物质样品Urea、TC,Rela样品Cr水平2均值不在VI内,但相对偏差均小于1/2 TEa外,其他均值都在VI内。结论用EP15-A3文件进行验证的6个生化项目的正确度均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候选参考方法进行实验室间血清未结合雌三醇(u E3)协作研究,通过该研究进一步确认方法的性能特征(正确度和精密度),并将该方法在国内参考实验室推广,推动u E3标准化进程。方法依据ISO/WD 15725-1和GB/T 6379标准,拟定我国血清u E3协作研究方案。协作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初步试验和正式试验,共9家参考实验室参加。按要求收集5个浓度水平样品并进行均匀性评价,分发到9家参考实验室,要求每个样品每日重复测量5次,连续测量3 d。计算各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偏移和精密度,用格拉布斯(Grubbs)检验和柯克伦(Cochran)检验识别离群值和离群实验室。根据合格实验室的结果计算靶值,并向离群实验室和偏出允许范围的实验室提供整改建议。结果样品均匀性评价:所有样品测量结果计算F值均小于F0.05(9,20)临界值,样品中u E3是均匀的。初步试验:Grubbs检验,1个实验室测量结果为离群值;Cochran检验,2个实验室检验结果为离群值。剔除离群值后计算靶值;2017E301为(22.08±0.24)nmol/L;2017E302为(33.46±1.67)nmol/L。2个实验室结果超出允许范围。正式试验:Grubbs检验,所有实验室测量结果均未检出离群值;Cochran检验,3个实验室数据出现离群值。剔除离群值后计算靶值,2017E303为(10.36±0.35)nmol/L,2017E304为(15.47±0.26)nmol/L,2017E305为(46.97±1.19)nmol/L;各实验室间测量结果不精密度分别为1.14%~2.21%、0.79%~1.93%、0.60%~2.09%,测量结果偏移分别为-6.18%~4.83%、-2.26%~2.39%、-4.19%~4.07%。结论通过组织开展协作研究,确认各参考实验室通过协作研究方案能够快速建立并运行u E3候选参考方法,除个别实验室外各实验室的检测性能满足预定要求(不精密度3.0%,偏移7.5%),进一步确认了该方法的性能和各实验室运行参考方法的能力。通过初步研究和正式研究对研究方案的各实验环节进行了验证和完善;推动了u E3项目参考方法在我国参考实验室的运行,为后续厂商试剂主校准品联合定值或标准物质研制搭建了平台,促进u E3项目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清游离雌三醇(uE3)的前处理方法。方法以活性炭吸附血清为研究基质,通过加入已知量的雌三醇(E3)标准品及E3-2-3-4-13 C3内标,在LC-20AD XR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和API 5500串联四级杆质谱仪上对E3检测的色谱条件、质谱条件及萃取条件等进行优化。结果色谱条件:选用菲罗门Knietex色谱柱(100.0mm×2.1mm,2.6μm);有机相为甲醇,水相为0.1mmol/L氟化铵水溶液,8min梯度洗脱。质谱条件:选用电喷雾(ESI)负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分析,选择质荷比(m/z)287→m/z 145作为E3的定量离子对,m/z 287→m/z 171作为定性监测离子对;选择m/z 290→m/z 148作为内标的定量离子对,m/z 290→m/z 174作为定性监测的离子对。萃取条件:萃取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50/50,v/v),样品与萃取剂的比例为1∶2,萃取率可达85.71%。结论 E3检测的色谱条件、质谱条件、萃取条件已得到全面优化,为后续建立LC-MS/MS测定人血中uE3的参考方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干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治疗25例肱骨干远端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25例骨折于术后5~7个月愈合。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24例,良1例。结论前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伤椎置钉与跨伤椎置钉固定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分成2组,即经伤椎置钉内固定组33例和跨伤椎置钉内固定组28例,观察2组病人术前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术中出血量的改变、手术时间、Cobb角改变、骨折椎体植骨融合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经伤椎置钉内固定组患者在椎体高度、Cobb角改变、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植骨融合等方面,与跨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与跨伤椎置钉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疗效均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