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74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在急性肢体动脉闭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8例急性肢体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经验。采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和动脉内溶栓术治疗上肢动脉闭塞5例、腹主动脉下段闭塞1例、下肢动脉闭塞22例。结果经术后4个月~9年临床观察,急性单段动脉闭塞血管再通率为100%(8/8例)、多段动脉闭塞血管再通率为80%(16/20例),总血管再通率为85.71%(24/28例)。结论介入疗法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闭塞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4种黄鼠后肢骨特点如下:长尾黄鼠髂骨指数大于其它3种鼠。赤颊黄鼠坐骨弓指数小于100,其它3种黄鼠大于100。坐耻指数阿拉善黄鼠和赤颊黄鼠大于100;长尾黄鼠和草原黄鼠小于100。长尾黄鼠的股骨、胫骨和腓骨都比其它3种黄鼠长。  相似文献   
3.
诺氟沙星粉剂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4例压疮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用诺氟沙星粉剂洒于无菌纱布上贴敷于创面;对照组32例用乳酸环丙沙星粉剂加生理盐水拌成糊状湿敷创面。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85.0%。两组比较χ2=27.29,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达乌尔黄鼠种群繁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83~1986年在松辽平原区通辽地区的调查,研究了达乌尔黄鼠种群繁殖特征。结果表明:在松辽平原地区,各年份达乌尔黄鼠的怀孕率多在90%以上,平均胚胎数多在8.0以上,胚胎分布呈正态分布。黄鼠在怀孕过程中,有5.48—16.26%的雌体发生胚胎吸收,平均吸收胚胎2.0个左右,吸收胚胎分布呈poisson分布。1984年观察,平均每只雌鼠实际产仔鼠7.622±0.154只,其分布仍为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5.
外源核苷酸对免疫抑制小鼠胸腺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外源核苷酸对经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胸腺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18~20 g昆明种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NEC)、阳性对照组(POC)和核苷酸组(NTG),每组10只。NEC组和POC组小鼠均饲喂半纯合无核苷酸的基础日粮,NTG组则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的核苷酸,实验期为21 d。在实验结束前18 h POC组和NTG组小鼠按照150mg/kg bw的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NEC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束时测定脾脏和胸腺脏器指数,并取胸腺细胞,做单细胞凝胶电泳,观察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核苷酸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极显著降低受损胸腺细胞百分率(P<0.01)和受损细胞DNA尾长(P<0.01)。结论:外源核苷酸能显著降低免疫抑制小鼠受损胸腺细胞百分率和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配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Ⅰ组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Ⅱ组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视力改善情况。结果与Ⅰ组视力相比,Ⅱ组治疗后的视力增进率显著提高,达到5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相比,Ⅱ组的总发生率为13.6%,显著低于Ⅰ组的2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视力,并且手术相对安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8.
正胆道疾病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有15%~18%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因而在胆囊切除术时,需进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总管内放置合适的T形管[1],可起到引流胆汁、胆道减压;引流残余结石;支撑胆道;经T管溶石或造影等作用。一般认为,T管引流术后2周,进行T管造影无异常,试夹管2~3d无不适即可拔管。随着医疗卫生材料质量的提高,T形管管周窦道形成时间比以往延长[2];部分有病理异常的患者要根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肱动脉穿刺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监护室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盲穿组和超声组,各40例,盲穿组采用触摸法定位穿刺肱动脉置管,超声组使用超声仪引导下穿刺肱动脉置管。记录穿刺情况及并发症。结果盲穿组穿刺失败10例,超声组全部穿刺成功,盲穿组穿刺成功率显著低于超声组(P<0.01)。盲穿组穿刺成功时间(20.6±15.1)s,超声组穿刺成功时间(10.1±6.3)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盲穿组发生血肿12例、穿刺处出血11例、出现局部感染9例;超声组发生血肿l例、穿刺处出血l例、局部感染l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休克患者中超声引导下肱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