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9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目的:利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测定技术探讨异常黏液质证载体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组分的变 化及其与异常黏液质证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雄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异常黏液质证载体模型组,以湿 寒饲料(芫荽实和菠菜实)和环境[温度(6±1) ℃,相对湿度85%~95%]进行干预,建立异常黏液质证载体模型,并进行 鉴定,收集各组大鼠血清,进行磁共振氢谱(1H MR)测定,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PLS-DA)分析所采集的图谱, 确认差异性代谢组分。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异常黏液质证载体模型大鼠血清中谷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柠檬 酸、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酸和肌酸等代谢组分含量降低,而α-葡萄糖、β-葡萄糖、乳酸、低密度脂蛋白(LDL) 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代谢组分的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黏液质证载体模型大鼠三 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出现障碍,并处于产能和耗能均较低的状态,三大营养物质及能量代谢障碍可能是异常黏液质 证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药源性低钾血症的特点.方法 对108例药源性低钾血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常见的引起低钾血症的药物主要为利尿药53.7%、抗感染药物15.7%、激素类7.4%,且药物诱发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或误诊.结论 药物诱发低钾血症具有潜在的危险性,需提高警惕,及时防治,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1例肺炎伴冠心病、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的回顾和讨论,探讨药师如何依据患者的病理生理情况,结合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与临床密切配合,寻找证据,合理选择药物,制定抗感染、抗冠心病、糖尿病和调血脂的治疗方案,预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制定细致周到的监护计划.在这例肺炎治疗中,药师与医生合作,经验性选择了抗感染药物,并根据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抗感染方案,最终获得良好疗效.从实践中来看,药师介入药物治疗的全过程能得到临床认可,特别是在药物相互作用的鉴别、药物新信息的提供和患者用药教育方面深受临床欢迎,药师能够在治疗团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RNAi要进入实际应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研制有效的给药系统将siRNA分子准确传送到靶组织.基因枪技术已经在肿瘤基因疫苗研制方面得到了应用,关且成功地介导特siRNA抑制肿瘤细胞生长[1].  相似文献   
5.
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2,4-二硝基氯苯(DNCB)+乙酸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观察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DNCB复合乙酸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大、中、小剂量组、生理盐水(NS)阴性对照组,给药治疗20d,同时设正常对照组,以各组实验大鼠处理前后整体状态、病理形态学为检测指标,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一般状态:正常组大鼠明显优于模型组大鼠,治疗组用药20d后,模型组大鼠的状态能明显改善。光镜观察:正常组结肠各层结构清晰,无炎性改变。模型组结肠粘膜炎症显著,重者有溃疡形成。治疗组组织粘膜损伤程度均有一定改善。在组织标本大体病理变化比较及组织病理学比较方面:治疗组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lt;0.05);治疗组与生理盐水(NS)阴性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lt;0.05);治疗组大、中剂量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大、中剂量治疗组与小剂量治疗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脂联素基因SNP+45位核苷酸T/G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以196例冠脉造影证实为CHD的非糖尿病患者为CHD组,以12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脂联素基因SNP+45T/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CHD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TT、TG、GG基因型和T、G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联素基因SNP+45位核苷酸T/G多态性与CHD无明显相关,提示脂联素基因可能不是CHD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
氟哌啶醇对新西兰兔心室肌细胞钾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氟哌啶醇对兔左心室肌细胞钾通道基因水平的影响,探讨氟哌啶醇致心律失常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组分别耳缘静脉注射氟哌啶醇(Haloperidol,Hal)1,2,4mg.kg-1.d-1,假手术组注射2ml.d-1生理盐水,同时监测心电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对ERG、KvLQT1和mink的基因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氟哌啶醇低、中、高剂量组KvLQT1、mink及ERG mRNA表达较正常组降低(P<0.05),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啶醇可能通过降低IKr、IKs钾通道基因KvLQT1、mink及ERG的表达,而使钾离子外流减少,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增加QT间期延长诱发Tdp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APC基因突变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直肠癌的发生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银染PCR-SSCP法检测新疆地区70例原发性直肠腺癌组织及距肿瘤10cm以上的正常粘膜组织中APC基因MCR之碱基突变。结果:70例直肠癌组织中APC基因突变38例(54.3%),APC基因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直肠癌组织中的突变频率较高,分别为53.6%和57.1%,但两民族之间突变率、突变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APC基因MCR突变在民族之间以及和临床病理之间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往往应用两种或多种药物,造成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复杂化。不正确的药物联用,不仅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影响药物疗效,使其不良反应增加。所以,合理用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做好处方审核,促进合理用药,十分必要。通过对本院2004—2007年度不合理处方的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本地区腹泻病的发生频率和流行规律。方法 按自治区统一方案 ,采用定点监测、疫情旬报、典型病人大便培养以及外环境定时定点采样进行分离培养。结果  2 0 0 2年 5月 1日至 9月 30日 ,通过全地区 5 0个监测点 ,累计报告腹泻病患者 340 1例 ,报告发病率为 940.64 / 10万。主要病种有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其他腹泻 ,分别占 35.93%、13.05 %、51.02 %。从 5月份开始发病率逐渐上升 ,7、8月份达到高峰 ;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 (0 - 4岁和 30 - 34岁 ) ;男高女低 ;以散居儿童、农民、工人居多 ;市区河坝水、自来水、公厕混合便、食品以及苍蝇、牛、羊、鸡等动物粪便中均未监测到腹泻病阳性菌株。结论 哈密区域内 2 0 0 2年未发生腹泻病流行或暴发疫情。通过监测点报告的腹泻病患者均为散发 ,人群和外环境中均未发现霍乱、O15 7:H7阳性菌株 ,通过监测点报告的菌痢发病率与前一年同期相近。因此 ,本地区腹泻病疫情处于平稳状态。但提示应加强农村以及散居儿童 (尤其是流动人口 )腹泻病防治工作 ,要选择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 ,以确保其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