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振恩  谢丹  张森 《中国临床康复》2014,(22):3517-3522
背景:股骨远端骨折主要使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内固定的失效屡有报道,临床对钢板上的螺钉分布意见不一,螺钉的分布和内固定失效是否相关,缺乏力学的实验依据。目的:探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的合理螺钉布局。方法:通过ANSYS软件建模,建立骨折和钢板模型,骨折近端、远端均固定4枚螺钉,设计128种不同的螺钉布局方案,分析不同的螺钉、钢板应力和骨折位移,进行第1,6孔单皮质固定组、双螺钉固定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第5孔单皮质固定组、双皮质固定组、无螺钉固定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结论:128种螺钉分布中,第1孔螺钉应力最大的分布是“-2分布组”(-2表示第2孔无螺钉固定),应力最小的分布是“-4分布组”(-4表示第4孔无螺钉固定);第5孔螺钉应力最大的分布为“-4分布组”,应力最小的分布为“-3分布组”(-3表示第3孔无螺钉固定);第6孔螺钉应力最大的分布为“-4分布组”,应力最小的分布为“-2分布组”;钢板的应力最大的分布为“-4分布组”,应力最小的分布为“-5分布组”(-5表示第5孔无螺钉固定);骨折的位移最大的分布为“-5分布组”,位移最小的分布为“-3分布组”。128种螺钉分布中,第1,6孔单皮质固定组和双皮质固定组螺钉、钢板应力和骨折位移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5孔单皮质固定组、双皮质固定组、无螺钉固定组对比,无螺钉固定组的骨折位移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 〈0.05),3组螺钉应力和钢板应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钢板最近端第1,2孔需固定;靠近骨折端的近端2个孔(例如文章的第4,5孔),第4孔必须固定,根据骨折稳定性判断是否固定第5孔;中间的孔可不固定;第6孔建议固定。ANSYS分析是有效的骨科临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股骨远端骨折主要使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内固定的失效屡有报道,临床对钢板上的螺钉分布意见不一,螺钉的分布和内固定失效是否相关,缺乏力学的实验依据。目的:探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的合理螺钉布局。方法:通过ANSYS软件建模,建立骨折和钢板模型,骨折近端、远端均固定4枚螺钉,设计128种不同的螺钉布局方案,分析不同的螺钉、钢板应力和骨折位移,进行第1,6孔单皮质固定组、双螺钉固定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第5孔单皮质固定组、双皮质固定组、无螺钉固定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结论:128种螺钉分布中,第1孔螺钉应力最大的分布是“-2分布组”(-2表示第2孔无螺钉固定),应力最小的分布是“-4分布组”(-4表示第4孔无螺钉固定);第5孔螺钉应力最大的分布为“-4分布组”,应力最小的分布为“-3分布组”(-3表示第3孔无螺钉固定);第6孔螺钉应力最大的分布为“-4分布组”,应力最小的分布为“-2分布组”;钢板的应力最大的分布为“-4分布组”,应力最小的分布为“-5分布组”(-5表示第5孔无螺钉固定);骨折的位移最大的分布为“-5分布组”,位移最小的分布为“-3分布组”。128种螺钉分布中,第1,6孔单皮质固定组和双皮质固定组螺钉、钢板应力和骨折位移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5孔单皮质固定组、双皮质固定组、无螺钉固定组对比,无螺钉固定组的骨折位移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 < 0.05),3组螺钉应力和钢板应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钢板最近端第1,2孔需固定;靠近骨折端的近端2个孔(例如文章的第4,5孔),第4孔必须固定,根据骨折稳定性判断是否固定第5孔;中间的孔可不固定;第6孔建议固定。ANSYS分析是有效的骨科临床分析方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新型蝶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0月,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52例,男20例,女32例,年龄37~62岁,平均49.7岁,经桡骨远端掌侧入路,予蝶形锁定加压钢板固定,钢板远端有9孔,且有各种方向,根据骨折块的位置,充分固定桡骨远端桡侧柱和中间柱。结果49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在术后12个月进行评分,按DASH上肢功能评定得分为(9.4±4.1)分。结论新型蝶形锁定加压钢板是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内固定选择。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游离脱垂的髓核组织完全进入硬膜下腔在临床上是非常少见的,常与椎管内的占位性病变相混淆,给治疗方案的确定带来一定的困难。普通X线片、CT为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无法最佳定位。  相似文献   
6.
<正>股骨远端骨折大多是高能量损伤所致,常波及关节面及出现粉碎性骨折,同时软组织损伤程度较重,造成骨折后期关节僵硬等常见的并发症。在治疗中如何减少医源性再次损伤,要求我们在治疗的初期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这与骨折的预后密切相关。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对股骨远端骨折予锁定钢板微创进行治疗,术后联合中药内服加熏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7.
林振恩  林焱斌 《山东医药》2008,48(27):109-110
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1例,分别接受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临床愈合时间、功能恢复程度等指标.发现Gamma钉组、PFNA组较DHS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临床愈合时间缩短,但术中X线暴露次数增加.三组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对Ⅰ、Ⅱ型骨折,应用三种内固定皆可;对Ⅲ~Ⅴ型骨折,宜选用Gamma钉和PFNA;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患者,尤其适用PFNA.  相似文献   
8.
谢丹  张森  林振恩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2):1716-1718,1722
目的:评价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145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52例,交锁髓内钉治疗50例,钢板固定治疗43例,观察并比较各术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率、手术透视时间、肩关节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可膨胀髓内钉组与交锁髓内钉组在切口长度、失血量、骨折愈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手术透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膨胀髓内钉组与钢板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率和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非严重粉碎肱骨干骨折的较佳术式。术中骨折的复位质量、骨折类型及部位、置钉直径、长度与进钉部位及深度、术后正确的关节功能锻炼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十分常见的骨折,占成人尺桡骨骨折部位的63.38%.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31/10000,45岁后,女性的发病率迅速增加。根据骨折类型,可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对于AO/ASIFC型的患者,骨折很难达到良好复位和稳定固定,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诸多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预防治疗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功能锻炼法,观察组则给予4000IU低分子肝素钙进行干预,比较术后护理效果,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预防护理治疗后,观察组静脉血栓得到控制,呼吸困难、皮疹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趋向良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低分子肝素钙应用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有效控制DVT,同时,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改善,相关预防治疗手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