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合并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2组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配合术后口服阿哌沙班、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治疗,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2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内固定物松动、骨折愈合情况、股骨颈骨密度值、Harris评分及日常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假体松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值及Harris评分优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日常活动能力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能够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肩锁关节脱位是比较常见的肩部损伤,发生率约为肩部损伤的12%,目前一直存在手术疗法和保守治疗,临床资料发现保守治疗缺陷较多,固定时间长,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且有较高的退行性变概率。肩锁关节脱位分为TossyⅠ~Ⅲ型,其中Ⅲ型为完全脱位,常合并喙锁韧带、肩锁韧带断裂,需手术治疗。传统治疗方法有克氏针张力带、拉力螺钉固定、锁骨钩状钢板固定,术后并发症较多。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们采用双固定螺钉系统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尿道狭窄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8年8月至2005年4月,我院采用WOLF 24#电切镜行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2041例,术后出现尿道狭窄52例,经治疗均痊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位通道法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位通道法是一种微创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MINT).自2003年3月至2005年2月,我院应用高位通道法治疗有高度手术和麻醉风险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装置移除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309例在我院行内固定装置移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上肢骨折105例,下肢骨折204例。根据患者的病历记录统计内固定装置移除术中出现移除困难的发生率,同时记录患者年龄、内固定系统在体内留存的时间以及内固定系统的固定方式(包括锁定螺钉的直径、位置、置入方式、固定皮质数及锁定螺钉与接骨板是否垂直等因素),分析上下肢内固定装置移除困难的主要原因。结果上肢骨折的患者中,15例患者出现内固定装置移除困难,以肱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最高(38. 46%);患者的年龄(P=0. 022)、内固定物留存体内的时间(P=0. 001)是固定物移除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下肢骨折的患者中,23例患者出现移除困难,以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最高(37. 50%);螺钉的直径(P=0. 020)以及螺钉的置入方式(P=0. 000)是固定物移除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不同骨折部位的患者,术中应充分考虑并选择合适数量和类型的螺钉;若术后需要移除内固定装置,应当尽早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28例7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或骨折不愈合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男10例,女18例;年龄70~86岁,平均76.5岁。随访期限6~60个月,平均24个月。应用H arris评分标准进行结果评价。结果患者均在术后15 d拄双拐下地负重行走,6~8周弃拐改用手杖,髋关节功能接近伤前水平,生活基本自理。髋关节功能按H arris评分标准,询问骨折前患髋功能及参照健侧予以评分84~97分,平均(90±4)分。人工关节置换术前40~48分,平均(45±3)分;术后82~95分,平均(89±3)分。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或骨折不愈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髋关节疼痛,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是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治疗的有效挽救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