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和依托泊甙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可评价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1例,均以NVB25mg/m2静注,第1,8天;DDP20mg/m2静注,第1~5天;Vp鄄16胶囊50mgBid×10天。[结果]初治17例有效率52.9%,复治14例有效率35.7%,总有效率45.2%,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长春瑞滨、顺铂和依托泊甙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高,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很多患者最先出现早搏,继而出现阵发性房颤,此时房颤可自行或者经过药物治疗而转复为正常的心律。但此病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治疗,将持续进展,发作频率将越来越高,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逐渐失去作用,最后甚至变成永久性房颤,终身不能摆脱。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病,80岁以上患者发病率约为7.5%[1]。它不但使患者频繁心悸,而且心房的不规则颤动易产生左心房血栓,导致体循环栓塞、脑卒中等并发症,重者甚至引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危及生命。由于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等特点,对房颤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心律失常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4.
对于心室颤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VT)、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性VT患者、其他治疗不能满意奏效,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为此类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一个确实有效的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领域。近年来国内外ICD在缺血性心脏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性心肌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及心力衰竭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也同时存在一定的争议。  相似文献   
5.
174例预激综合征患者中13例(7.5%)具有多旁路(29条)。29条旁路中21条由基础电生理检查证实,8条在阻断其它旁路后显现。4例在双侧,9例在单侧消融。平均放电32±14次后将27条(93.1%)旁路阻断。多旁路与单旁路消融成功率相似(93.1%VS94.0%,P>0.05);但放电次数多(32±14VS14±11,P<0.05),消融时程长(3.6±0.8hVS2.1±0.9h,P<0.01);多旁路组复发率高(7.6%VS1.9%,P<0.01).本研究证实射频消融是根治多旁路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住院病历夹的细菌污染情况,为采取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长沙市第四医院所有病区正在使用中的病历夹抽样,完成一次随机生物采样分析,同时分别采用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200 mg/L)消毒后的表面采样并进行细菌培养检测。 结果 共对153份病历夹采样,病历夹染菌率76.47%,内科(69.86%)、外科(84.29%)、监护病房(70%)三者病历夹染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球菌在内科、外科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科病区较多见。其余菌种在病区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消毒病历夹后第1 d和第7 d两者之间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第3 d两组比较含氯组污染率明显低于酒精组(P<0.01),含氯消毒剂维持时间更长。 结论 住院病历夹的清洁消毒工作应引起医护人员及病区管理者的重视,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及消毒频次,建立监测、监督与反馈机制,确保病历夹的清洗消毒效果,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安全,防止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横向比较乳鼠心肌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I)的疗效,确定更优异的移植细胞。方法以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MI模型,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BMMNCs、BMMSCs,体外进行DAPI标记后,直视下分别植入急性MI 1周后的大鼠MI中心及边缘区,移植的细胞数为2×106/只。移植后4周,进行后心功能检测,并处死动物以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分化及血管新生。结果LSD法检测显示,大鼠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BMMSCs移植组为(61.00±2.21)%、乳鼠心肌细胞移植组为(58.74±2.21)%、BMMNCs移植组为(59.87±3.05)%较对照组[为(55.45±3.05)%]大鼠的心功能均有显著提高(P值依次为<0.05、<0.05、<0.01)其中BMMSCs组优于其他处理组,BMMSCs能表达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促进血管新生,但未见其表达心肌细胞的特异抗原。结论在分别以乳鼠心肌细胞、BMMNCs和BMMSCs移植治疗大鼠的急性MI的比较中,BMMSCs对心功能的保护效果最显著,保护机制与其血管新生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横向比较乳鼠心肌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定更优异的移植细胞。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新生心肌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体外用5-氮杂胞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二脒苯基吲哚(DAPI)标记移植细胞,5组(包括4组细胞处理组和对照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一周,可直视下在梗死中央区和周边区注射同等数量级细胞(2×106/只),4周后行心功能检测。处死动物,免疫荧光法检测移植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横纹肌肌动蛋白、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Ⅷ因子相关抗原(vWF)以确定移植细胞的分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和vD因子相关抗原以确定血管新生情况。结果体外实验显示经5-氮杂胞苷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部分表达横纹肌肌动蛋白:体内试验,移植4周后,间充质干细胞组、乳鼠心肌细胞组、骨髓单个核细胞组大鼠心功能均较对照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提高,其中间充质干细胞组优于其他处理组,间充质干细胞,能表达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促进血管新生,但未见其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抗原,而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心功能无显著作用。结论在乳鼠心肌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中,间充质干细胞对心功能的保护效果最显著,其机制与血管新生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的严重的并发症,是心梗死亡的首要因素。室颤的触发与心梗后的浦肯野纤维、离子通道改变、局部折返形成以及交感神经重构有关。室颤的维持机制是由固有异质性和动态不稳定性决定的。根据室颤触发因素与固有异质性和动态不稳定性可制定研究和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Sema3a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为转染原代心肌细胞及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NCBI-Gene数据库检索Sema3a基因,设计合成PCR反应需要的上下游引物并扩增.扩增产物通过凝胶电泳并回收,SwaI酶切载体行酶切后连接,CaCl2法制备感受态大肠杆菌,转化扩增后,挑选克隆进行重组鉴定.结果 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Sema3a的慢病毒载体检测并包装慢病毒.结论 成功建立Sema3a重组慢病毒载体的三质粒包装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