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宫腔镜电切术切除宫颈肌瘤3 7例 ,其中有蒂宫颈肌瘤 2 1例 ,无蒂内突型宫颈肌瘤 16例 ,术后随访 3~ 3 1个月。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 0 7min ,术中平均出血 2 0 5ml ,一次性治愈率达 10 0 % ,无 1例子宫穿孔、低钠血症、周围脏器损伤、感染及宫颈管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治疗宫颈肌瘤首选宫腔镜电切术 ,它具有治愈率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复杂性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郑州大学三附院终止妊娠的双胎妊娠315例。复杂性双胎65例为研究组,非复杂性双胎158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分娩期并发症和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丢失率、新生儿脑损伤发生率及新生儿体质量。结果 双胎之一胎儿畸形26例,其中双胎之一无心畸形3例。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UFD)16例,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12例,选择性一胎宫内生长受限(sIUGR)24例,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症1例。其中并发两种以上复杂性情况者共14例。2组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贫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复杂性双胎妊娠组早产率70.80%,胎儿丢失率36.15%,新生儿窒息率13.80%,新生儿脑损伤发生率12.31%,新生儿体质量(2034±634)g,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性双胎有更差的新生儿妊娠结局,需要进一步的关注及研究以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内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取同时期同组医师实施的,术前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内切除术(CISH)62例和开腹子宫切除术(AH)60例患者,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及抗生素应用时间等指标。结果:CISH组与AH组比较,术后住院时间短,发热率低,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排气时间短(均P<0.01),术中出血量少(P<0.01),手术时间长(P<0.01),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内切除术具有创新少,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胎心中央监护系统是胎儿电子监护系统及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体,其特点为多个监护信息的共享与贮存,通过对胎心率变异、宫缩曲线、胎动后反应等综合判断,了解胎儿的贮备能力和健康状况,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进行产科处理,从而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作者对应用胎心中央监护系统的550例足月孕妇进行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宫颈浸润癌患者、11例原位癌患者和20例正常妇女宫颈组织中AngⅡ、AQP1蛋白的表达。结果:AngⅡ、AQP1蛋白在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9%、71.7%,与正常宫颈组织和原位癌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和AQP1的表达量与宫颈浸润癌的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患者年龄无关(P>0.05);癌组织中AngⅡ与AQP1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AngⅡ和AQP1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AngⅡ和AQP1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某种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lassical intrafascial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CISH)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良性疾病须行子宫切除术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分别行CIS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abdominal hysterectomy,AH).测定2组术前、术后1 d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术前1 d和术后1 d、4 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IL-2、IL-10水平.结果 2组术后1 d外周血CD3、CD4浓度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ISH组:qCD3=6.033,qCD4=4.763;AH组:qCD3=11.043,qCD4=9.202;P<0.05),但AH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CISH组(tCD3=4.509,PCD3=0.000;tCD4=2.494,PCD4=0.016),术后4 d CISH组CD3、CD4与术前无显著差异(qCD3=1.046,qCD4=0.238,P>0.05),AH组仍明显低于术前(qCD3=6.531,qCD4=5.269,P<0.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CD3=4.251,PCD3=0.000;tCD4=3.389,PCD4=0.001); 2组CD8浓度术后均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CISH组:F=0.98,P=0.379;AH组:F=0.29,P=0.752).CISH组术后1 d、4 d外周血 IL-10较术前无明显升高(F=2.24,P=0.113),而AH组术后明显升高(q1-2=20.182,q1-3=15.933, P<0.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术后1 d t =-11.632,P=0.000;术后4 d t = -7.745,P= 0.000).外周血IL-2浓度:CISH组术后1 d明显降低(q=5.465,P<0.05),术后4 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q=2.484,P>0.05),AH组术后1 d、4 d较术前均明显降低(q1-2=11.187,q1-3=5.404,P<0.05),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术后1 d t =5.281,P= 0.000;术后4 d t = 2.806,P=0.007).AH组术后1 d血 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升高(t=-17.476,P=0.000; t=-16.851,P=0.000),CISH组亦明显高于术前(t=-10.685,P=0.000; t=-9.624,P=0.000),2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020,P=0.000;t=-6.181,P=0.000).结论 CISH与AH相比,创伤轻,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与产程进展,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与本院行分娩镇痛的例产妇为观察组与同期未进行分娩镇痛正常分娩的产妇例为对照组作对照分析。结果两组产程、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安全可靠,可缩短第一产程活跃期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血管抑素是血浆纤维蛋白溶酶原裂解片段,肿瘤的血管生成与体内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促进因子的调节失衡有关,患者体液及肿瘤中血管抑素的测定有望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动物实验表明,血管抑素对多种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及转移具有抑制作用,与放疗,免疫治疗等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