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采用GC—MS方法分析肠激安方中超临界CO2萃取物中挥发性成分。方法取萃取的挥发油用GC—MS法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通过标准图谱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超临界CO:萃取物挥发性成分各组分均得到较好分离,共分离出21个成分,鉴定了10个化合物。结论用GC—MS法测定肠激安方中超临界CO2萃取物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法测定人工麝香中麝香酮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人工麝香中麝香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P-5柱(30 mm×0.32 mm×0.25μm),以交联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起始120℃,10℃.min-1升至180℃,保持16 min;气化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进样量1μL,分流比为2∶1;流速为1.3 mL。结果:麝香酮浓度在(0.04~0.64)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4,加样回收率为97.96%,RSD为2.13%。结论:麝香酮含量可作为人工麝香质量的控制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促渗剂对疗筋涂膜剂中芍药苷经皮渗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促渗剂对疗筋涂膜剂中芍药苷经皮渗透行为的影响。方法:建立离体经皮渗透试验方法,并作方法学考察。分别在涂膜剂中加入单一及复合促渗剂1%Borneol,3%Borneol,8%Borneol,1%Azone,3%Azone,5%Azone,3%1,2-Propanediol,5%1,2-Propanediol,10%1,2-Propanediol,1%Azone+8%Borneol,3%Azone+8%Borneol,5%Azone+8%Borneol,5%1,2-Propanediol+8%Borneol,5%1,2-Propanediol+8%Borneol+3%Azone和10%1,2-Propanediol+8%Borneol+5%Azone,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离体经皮渗透试验,测定不同时间的药物累积透过量及增渗倍数。结果:在涂膜剂处方中加入混合促渗剂后,药物累积透过量和增渗倍数明显增加,并高于相应单用促渗剂,5%1,2-Propanediol+8%Borneol+3%Azone促渗剂累积透过量和增渗倍数最高。结论:一定量的促渗剂可使涂膜剂中药物穿透角质层进入真皮层,混合使用促渗剂促透效果明显高于单一使用。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据文献^[1]报道,其在美国的发病率约为9%~22%,患者年龄多在20—50岁之间,女性多见。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在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心理、精神、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受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肠激一号方为研究对象,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处方中白术、防风、陈皮、枳壳4味药材粉末的挥发性成分,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最佳萃取工艺. 方法 以萃取物的重量为指标首先通过单因素考察,找出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3个因素的拐点,再设计正交实验方法,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的影响,并对萃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20目,萃取压强25 MPa,萃取温度为55 ℃,萃取时间为3 h,CO2流量为25 L/h,解析釜Ⅰ压力8 MPa,解析釜Ⅱ压力6 MPa,解析釜Ⅰ,Ⅱ温度均为45℃,萃取物平均得率为2.75%.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具有较高的提取率,而且稳定性强,表明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李得堂  唐洪梅  蔡庆群  张丽娟  何嘉仑 《中成药》2010,32(12):2101-2103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疗筋涂膜剂中冰片和薄荷脑的含量。方法:采用直接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柱法,程序升温,色谱柱为HP-5(0.53 mm×30 m×1μm)石英毛细管色谱柱,载气为氮气,FID检测器。结果:冰片在(1.178 3~5.891 5)mg/mL内呈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9.14%±1.26%,RSD为1.27%;薄荷脑在(0.509 9~2.549 5)mg/mL内呈线性关系,回收率为100.76%±1.51%,RSD为1.50%。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为疗筋涂膜剂的质量控制提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康复新液联用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康复新液联用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RCT,10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能够明显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临床有效率[OR=5. 59,95%CI (3. 52,8. 88),P 0. 00001],改善结肠镜下黏膜病变疗效,但不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OR=1. 27,95%CI(0. 60,2. 69),P=0. 53]。漏斗图分析显示不对称,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康复新液联用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更好的疗效,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且文献数量偏少,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试验。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海马与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及其mRNA的表达,初步分析脑-肠轴中细胞因子在IBS-D中的发病机制。方法:取健康SD大鼠30只,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模型组复制IBS-D模型,造模成功后取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的海马和结肠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析组织中IL-1β,IL-2和TNF-α的表达,同时采用RTq PCR法检测其海马与结肠组织中IL-1β,IL-2和TNF-α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BS-D模型组海马和结肠组织中IL-1β,IL-2和TNF-α均明显增加,且海马与结肠组织中的IL-1β,IL-2和TNF-α呈一定程度的相关性;IL-1βmRNA在IBS-D组大鼠海马组织中表达量明显增加,TNF-αmRNA在海马和结肠组织中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IL-2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IL-1β,IL-2和TNF-α作为致炎介质,在IBS-D脑海马和结肠组织均异常表达,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而实现脑-肠轴功能的结构基础改变,进而导致IBS-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分离鉴定疗筋涂膜剂中多种成分的微乳薄层色谱方法.方法 鉴于传统薄层色谱法应用于疗筋涂膜剂中黄芩分离鉴定的不足,以6种SDS-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为展开剂,采用聚酰胺薄层层析,分离鉴定疗筋涂膜剂中多种成分,与传统薄层色谱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考察了微乳液类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 含水量75%的O/W型微乳液为较适宜的展开剂.与常用展开剂比较,可以明显改善常用展开剂分离鉴定黄芩斑点拖尾严重、扩散的现象,分离效果及检测灵敏度显著提高,且斑点圆而集中,能清晰观察的斑点数增加到9个,Rf值高的成分亦无扩散现象.结论 建立的微乳溥层色谱方法,可以简便、准确、高效地分离和鉴定疗筋涂膜剂中多种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