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伊马替尼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主要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不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伊马替尼自上市以来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但研究发现,服用相同剂量药物时,达稳态时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的差异大,而血浆谷浓度与药物反应及患者的临床获益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对判断药物疗效、评价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和规避毒副反应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笔者将从病理生理状态、代谢酶和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联合用药等方面探讨影响伊马替尼血药浓度的因素,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病患者万古霉素用药及治疗药物监测数据,为规范此类特殊人群万古霉素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1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终末期肾病患者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病例,调查患者基本情况、肾脏替代治疗、万古霉素用药及治疗药物监测,分析不同肾脏替代治疗万古霉素用药及治疗药物监测状况。结果:纳入患者51例,32例(62.7%)采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13例(25.5%),连续肾脏替代治疗6例(11.8%)。所有患者均采用固定剂量的给药模式,均未给予负荷剂量,给药频次和给药时机存在差异。监测时机合理率仅27.5%,49.1%患者住院期间仅监测1次。血液透析初次监测时机把控较为严格,腹膜透析及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监测时机随意性较大。所有51例患者共进行监测101例次,其中93例次为谷浓度,谷浓度<10 mg·L-1为31例(33.3%),10~20 mg·L-1为40例(43.0%),>20 mg·L-1为22例(23.7%)。依据监测结果,用药剂量或频次调整比例分别为23.9%,20.0%,45.5%。万古霉素谷浓度达标率由27.5%升至96.1%。结论:终末期肾病万古霉素用药应采取标准的负荷剂量和个体化维持剂量,配合治疗药物监测可提高治疗达标率。  相似文献   
4.
5.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5 9岁 ,干部 ,体型瘦长。 2 0 0 1年 2月急性起病 ,反复发作夜间睡眠性胸骨后疼痛 ,心悸和恐惧感 ,伴咽部不适和颈部憋胀感 ,改卧位为坐位 ,或活动后症状减轻。无烧心、反酸、嗳气及进行性吞咽困难等症状。发作时心率加快 ,86~ 96次 /分 ,律齐。双肺无异常。腹软 ,无压痛。肝脾无肿大 ,双下肢无水肿。既往胃炎病史十余年。辅助检查 :胸部摄片心肺正常。心电图示Ⅱ、Ⅲ ,AVF导联T波略低平 ,2 4h动态心电图基本正常。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钡餐检查无胃下垂及食管裂孔疝。胃镜检查示食道下段呈黏膜充血 ,炎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钙胶囊和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健康志愿者24名,随机双交叉单剂量口服瑞舒伐他汀钙胶囊(受试制剂)和瑞舒伐他汀钙片(参比制剂),剂量均为20 mg,采用HPLC-MS/MS测定血浆中瑞舒伐他汀钙的浓度,用DAS 3.0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单剂量口服瑞舒伐他汀钙受试和参比制剂后,血浆瑞舒伐他汀的tmax分别为(3.56±1.68)h和(3.63±1.56)h;Cmax分别为(21.17±13.74)ng·ml-1和(26.33±23.22)ng·ml-1;t1/2分别为(10.68±5.50)h和(9.04±6.00)h;AUC0-t分别为(219.31±146.09)ng·h·ml-1和(252.43±194.96)ng·h·ml-1;AUC0-∞分别为(225.32±146.76)ng·h·ml-1和(257.24±194.61)ng·h·ml-1,AUC0-t、AUC0-∞和Cmax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81.1%~106%,81.8%~105.4%和77.9%~104.5%。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0.7±54.1)%。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例使用伏立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调整,为复杂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临床药师利用治疗药物监测及基因检测作为技术支持,药学指南及文献作为信息支持,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意见,改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根据患者情况提出用药调整建议,与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随时调整,节省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结论 临床工作中,部分患者存在治疗疗程长、联合用药复杂的问题,治疗药物监测、基因检测等技术的应用,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了技术保障,而临床药学人员的参与,也为个体化用药的逐步完善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寿命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高龄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本文就高龄AMI患者溶栓治疗和非溶栓治疗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3年8月~2005年12月,我院住院的高龄AMI患者44例,年龄〉70岁,既往无心梗急性病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6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中无1例改麻醉开腹,无1例失败,无1例感染,无1例改变麻醉方法。结论腹腔镜下妇科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应用范围广泛,技术易掌握。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由于诊断技术与治疗手段的迅速发展,心血管病死亡率已有所降低,但心脏性猝死(SCD)仍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这主要是因为SCD大多数都发生在医院外,而以住院病人为服务对象的临床医学对医院外的SCD则几乎是束手无策的.因此,加强对SCD的高危因素研究对SCD防治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