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CT征象及其联合应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直径>1.0 cm的PTC的CT表现,共184例192枚,包括结节形态、咬饼症、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及微钙化,并与同期直径>1.0 cm的170例222枚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s,NG)的CT征象相比较,计算不同CT征象及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12例12枚PTC及5例6枚NG因完全钙化或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影响,病灶形态或强化特点显示不清,予以排除,172例180枚PTC及165例216枚NG符合纳入标准.两组在结节形态、咬饼症、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微钙化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CT征象中,咬饼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最高,分别为84%、94%、90%;两项CT征象联合中,形态不规则+咬饼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最高,分别为71%、100%、86%;三项CT征象联合诊断中,形态不规则+咬饼症+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及形态不规则+咬饼症+微钙化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最高,均分别为23%、100%、65%;四项CT征象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9%、100%、63%.结论:尽管不同CT征象的单独应用在PTC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较低,不同CT征象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PTC诊断的特异度,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两种测量法最小CT值对肾上腺瘤体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4点法和3层法评价平扫最小CT值在肾上腺瘤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肾上腺瘤体123例(129枚),分别采用4点及3层测量法,测量各点最小CT值,分析不同阈值下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制作ROC曲线。结果肾上腺瘤体123例(129枚),包括51枚腺瘤,15枚髓样脂肪瘤和其他瘤体63枚(42枚转移瘤,14枚嗜铬细胞瘤,4枚淋巴瘤,3枚皮质癌)。4点法中,以平均最/小CT值≤0HU为阈值判断腺瘤(除外髓样脂肪瘤),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0.2%、95.2%、93.9%、93.0%,ROC面积为0.961。3层法中,以平均最小值CT值≤-69.5HU为阈值判断髓样脂肪瘤,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100%、96.1%、88.2%、97%,ROC面积为0.997。结论4点法平均最小CT值≤0HU和3层法中平均最小CT值≤.69.5HU分别对腺瘤与非腺瘤(除外髓样脂肪瘤)和腺瘤与髓样脂肪瘤的诊断具有指导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对于肾上腺瘤体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睾丸淋巴瘤约占睾丸恶性肿瘤的5%,好发于年龄较大者.睾丸淋巴瘤临床比较少见,容易误诊.本院2010年12月收治1例睾丸淋巴瘤,CT误诊为生殖细胞瘤.现作一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4.
青年军人软骨板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青年军人软骨板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青年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32例软骨板破裂型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青年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软骨板破裂型占25.6%(32/125)。CT表现为:软骨板有轻、中、重度缺损;有程度不等的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重度者结节后缘可见弧形高密度影,椎管内可有游离骨片。结论软骨板破裂在青年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占有一定比率,CT对软骨板破裂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各种CT征象联合应用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经病理证实的直径0.5~1.0 cm的PTMC的CT资料,共189例206个,分析结节形态、咬饼征、微钙化及增强后模糊等征象,并与同期直径0.5~1.0 cm的156例218个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TMNG)的CT征象相比较,计算各种CT征象及其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16个PTMC及9个TMNG因桥本甲状腺炎或锁骨伪影而排除,余190个PTMC及209个TMNG中,结节在形态、咬饼征、微钙化及增强后模糊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一CT征象中,形态不规则的敏感度最高(92.0%),微钙化的特异度最高(94%),咬饼征的准确度最高(85%);两个CT征象联合中,咬饼征加微钙化的特异度最高(100%),形态不规则+增强后模糊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最高(分别81%和87%);3个CT征象联合中,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微钙化和咬饼征、增强后模糊、微钙化特异度最高(均100%),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增强后模糊的敏感度及准确度最高(分别63%和81%);4个CT征象联合中,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00%、57%。结论尽管不同CT征象的单独应用在PTMC诊断中具有较高敏感度,但特异度较低,不同CT征象的联合可明显提高PTMC诊断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多技术扫描在存活心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近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利用磁共振心脏多技术扫描,判断冠状动脉成形及支架术后1~2周心肌缺血区的大小、部位、整体心功能及局部室壁运动较术前的改善情况.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2例患者共16支血管有不同程度中、重度狭窄(≥70%),放置支架18枚.术后磁共振复查,未出现新的异常灌注及延迟强化区,术前25个异常灌注区均有改善,肉眼观察无明显灌注缺损区.舒张末期容积较术前下降,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末期容积、射血分数较术前有改善(P<0.05).除乳头肌水平左心室下壁、心尖水平室间隔运动无改变外,其余心肌节段运动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 存活心肌对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血运改善及心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磁共振多技术扫描可从心脏形态、运动、心肌灌注等方面对血运重建术后短期疗效随访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在甲状旁腺囊肿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囊肿的CT表现,观察甲状旁腺囊肿部位、形态、上下径与前后径比值、甲状旁腺囊肿与甲状腺组织交界区形态及CT值。结果12例甲状旁腺囊肿均位于气管食管沟及气管旁与颈总动脉之间,其中2例延伸至上纵隔,8例形态不规则,10例上下径与前后径比值〉1,12例甲状旁腺囊肿与甲状腺组织交界区见线状低密度影。CT值7~30Hu,平均CT值15.8Hu。结论气管食管沟及气管旁与颈总动脉之间形态不规则、上下径与前后径比值〉1、与甲状腺交界区见线状低密度影、CT值为7~30HU之间等CT征象的囊性病变,有助于甲状旁腺囊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