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类粘蛋白(orosomucoid, ORM)表型对弱碱性药物阿米替林血浆游离浓度和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方法:对28名健康受试者的去唾液酸血清ORM用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印迹法进行表型分型.ORM1的三种表型分别为纯合子ORM1 F1 (n=10)、ORM1 S (n=8)和杂合子ORM1 F1S(n=10).受试者口服单剂量的硫酸阿米替林片50 mg,测定服药后不同时间血浆阿米替林总浓度(RP-HPLC)和游离浓度(微超滤离心/RP-HPLC). 结果:给药后12和24 h,三组不同ORM1表型者阿米替林血浆总浓度的经时过程、血浆t1/2、Cmax和tmax值相似.与ORM1 S表型组比较,ORM1 F1表型组的阿米替林游离浓度较高;而蛋白结合率较低,12 h为(82.77±4.05)%,24 h为(79.99±4.39)% (P<0.01).杂合子ORM1 F1S表型组的游离药物浓度和蛋白结合率介于两组纯合子表型之间. 结论:不同ORM1表型,将明显影响弱碱性药物阿米替林的血清游离药物浓度和蛋白结合率;ORM1 F1表型者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最低,而游离型药物浓度最高.临床用药中应予以注意,并适当调整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2.
<正> 筛选效果好而长效的驱避剂,对野外工作人员免受蚊虫叮咬,保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我们对一种新型驱避剂伊默宁(IR3535)进行了驱避效果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1.1.1 试虫:白纹伊蚊(Adeses albopic-tus),羽化后4~5d未吸血的雌性成虫。1.1.2 样品:IR3535(Ethyl Buty Lacety-Lamino Propionate)98%伊默宁由德国ME—RCK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3.
<正> 电热液体蚊香是人们用来驱蚊的较新的蚊香类产品,最近台湾兴农股份公司向大陆推出了一种新型液体蚊香,为考核其效果,我们用成蚊对其药效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以萘哌地尔片剂为对照 ,研究萘哌地尔胶囊的人体药动学过程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1 8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方法 ,采用HPLC 荧光检测 ,血样最低定量限为 1 μg·L- 1,平均绝对回收率 85 .2 %~ 89.9% ,日内、日间变异系数 (RSD)小于 8.0 5%。血浆标准曲线在 1 .56~ 40 0 μg·L- 1范围内相关性良好 ,r =1。结果 :萘哌地尔胶囊和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Tmax:0 .63± 0 .2 4和 0 .57± 0 .2 1h;Cmax:1 2 9.1± 60 .7和 1 38.3± 72 .5μg·L- 1;T1 2 :5 .9± 1 .7和 6.4±2 .1h;AUC0 - 2 4 :2 95.6± 90 .9和 2 91 .6±89 .3μg·L- 1·h- 1;AUC0 -∞ :32 0± 97.2和 31 8.0±98.3μg·L- 1·h- 1。萘哌地尔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 - 2 4 、F0 -∞ 分别为 1 0 1 .9%± 1 2 .9%和 1 0 1 .2 %±1 2 .3%。结论 :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一带一路”重点口岸蚊虫专项监测,了解西南口岸蚊虫种群构成及变化,为口岸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2018年、2019年夏季于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和磨憨3个口岸,采用灯诱法、吸蚊器法采集成蚊,形态鉴定后,记录蚊种和数量。结果2018年、2019年3个口岸共捕获成蚊90156只,经鉴定隶属3亚科7属31种:按蚊属11种共9645只,占10.70%;库蚊属10种共71312只,占79.10%;伊蚊属6种共4597只,占5.10%;阿蚊属1种共1852只,占2.05%;曼蚊属1种2658只,占2.95%;轲蚊属1种2只,占0.002%;巨蚊属1种90只,占0.10%。3个口岸的蚊种为:东兴16种、瑞丽13种、磨憨23种。2018年共捕获成蚊7属28种,2019年共捕获成蚊6属19种,但黑点库蚊(磨憨1只)、埃及伊蚊(瑞丽1只)、多斑按蚊(磨憨30只)只在2019年监测到。三带喙库蚊在东兴口岸占78.29%(17300只),瑞丽口岸占94.24%(36310只),磨憨口岸占52.43%(15481只)。结论应将蚊虫专项监测与本底监测相结合,防止乙脑、疟疾、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跨境传播。  相似文献   
7.
基因导向的个体化用药是未来临床用药的必然趋势,但其推广及应用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一系列伦理问题。个体化用药会因人、因病和因药而异,本文从这3个方面并结合具体的临床治疗实例,分别阐述和讨论基因导向个体化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相关伦理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淮安市蚊种自然感染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特点及Wolbachia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为蚊媒及蚊媒传染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诱蚊灯法采集蚊虫,对采集的蚊种进行DNA提取,采用PCR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 COI)基因及wsp基因、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在淮安市捕获蚊种5种共计1 640只,Wolbachia在蚊虫样本组的总感染率为28. 05%(23/82)。淮安市蚊种携带的Wolbachia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71. 5%~99. 9%,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70. 7%~99. 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淮安蚊种携带的Wolbachia被划分为Mors、Dei和Pip组。淮安蚊种携带的Wolbachia种群有4个单倍型,Wolbachia的单倍型多样性Hd=0. 597,核苷酸多样性π=0. 120,多态性位点S=151。结论淮安市蚊虫普遍存在Wolbachia的感染,其基因型为Mors、Dei和Pip。  相似文献   
9.
10.
断指再植病人的早期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晓梅  陈咏梅 《农垦医学》2008,30(2):111-112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早期四大指标监测的重要性.方法:对46例53处断指再植进行早期四大指标监测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危象.结果:早期发生血管危象征象者共20指,6指治疗失败.结论:了解再植指术后早期血管危象的特点,结合四大指标监测准确判断血管危象的发生,及时去除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是争取处理时机、提高再植指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