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4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医药卫生   386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科75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23例75岁以上髋部骨折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麻醉方式、内固定方式、术前等待时间、术后全身和局部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总结高龄髋部骨折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经验。结果本组中,11例出现全身或局部并发症,发生率47.8%,分别为:全身并发症30.4%(n=7),局部并发症17.4%(n=4)。全身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1例肺栓塞、2例肺部感染、2例肠梗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股骨头坏死。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1例褥疮、3例尿路感染。整体治疗满意度为87%。结论高龄髋部骨折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积极的术前计划、术中监测和术后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2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有性早熟的115例中,男女之比为1.09:1;有癫痫的123例中男女之比为2.15:1;有痴笑样癫痫的96例中男女之比为2:1;同时表现为性早熟及癫痫的38例中男女之比为1.38:1.发病年龄:200例有症状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4.5个月;发病年龄≤3岁者157例,占78.5%;单纯性早熟者77例(38.5%),平均发病年龄16.5个月,<3岁者67例,占87%;表现有性早熟者115例(57.5%),平均发病年龄为17.63个月,发病<3岁者99例,占86.1%;有痴笑样癫痫者96例(48%),平均为26.14个月,<3岁者有78例,占81.3%;所有癫痫者[痴笑样癫痫和(或)癫痫大、小发作]123例(61.5%),平均发病年龄为3.81岁,≤3岁前发病者有90例,占73.2%.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多数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4.
鞍膈内型颅咽管瘤的手术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颅咽管瘤可以起源于鞍膈下的垂体前叶或鞍膈上的垂体柄,因此,颅咽管瘤可以分为鞍膈上型和鞍膈内型。鞍膈上型颅咽管瘤(图1a)的囊壁外表面直接与蛛网膜或脑实质接触,显露肿瘤后直接剥  相似文献   
5.
口服降糖药仍然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最普遍最适用的一种方法。作者运用瑞格列奈、格列美脲分别与二甲双胍配伍治疗2型糖尿病64例,以观察不同胰岛素促泌剂与二甲双胍配伍的降血糖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一组病症总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i以下简称ACS)。其发病被认为是起因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内存在着富含胶状胆固醇酯的脂核,表面包被有薄层纤维性薄膜。当发生血管内皮损伤及血管壁的应激反应,以及炎症改变等时,斑块破裂,即以“冠脉粥样斑块破溃”开始,继之诱发血栓形成而导致冠脉的完全或不完全闭塞,从而引起致死性的心肌缺血、坏死。另方面。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诊断和治疗是在心肌缺血致心肌不断坏死的状态下,或者说是在混有已坏死心肌细胞的状态中进行的。对于像这种进展型、紧迫型的急性心肌损害做出早期诊断曾经非常困难。即使是在1992年引入ACS的概念以后。也很难做出早期诊断。但是现在血清学上已经能检出约1g的心肌坏死。这就是心肌肌钙蛋白的定量检测,即利用心肌坏死标志物诊断出微小梗死。根据2000年经ESC/ACC联合委员会制定的(心肌梗死的再定义),提示以心肌肌钙蛋白的升高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从而使利用血清生化标志物进行诊断和评价预后(重症度),甚至使预测冠脉再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临床免疫分子学的深入研究,细胞免疫越来越倍受重视,尤其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如CPH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常常低于正常人,其T淋巴细胞亚群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有明显异常,呈下降的趋势。T细胞的改变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密切相关。CPHD为慢性炎症性疾病,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及氧化物引起肺部损伤和肺气肿是疾病持续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第三脑室脑膜瘤(九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脑膜瘤的组织发生学、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报道9例经影像学、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第三脑室脑膜瘤,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第三脑室前部脑膜瘤5例,第三脑室后部脑膜瘤4例,平均发病年龄25.6岁,无明显性别差异;最常见的症状是梗阻性脑积水,缺乏硬脑膜附着为其影像学特征。肿瘤全切除6例。结论第三脑室脑膜瘤是一种罕见的脑室内脑膜瘤,起源于中间帆脉络组织或脉络丛,经半球间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是合理的手术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颅内生殖细胞瘤联合化疗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长春新碱(VCR)、甲氨喋呤(MTX)、平阳霉素和顺铂(PDD)四种药物静脉给药对8例颅内生殖细胞瘤进行联合化疗,皆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中4例肿瘤完全消失,4例肿瘤缩小90% ̄95%。化疗结束后1 ̄2月再辅以局部放疗,至今随访已2 ̄15月,全部病人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多数已恢复上学或工作。  相似文献   
10.
Preconditioningofbraintissueswithsub lethalstressesorstimulicanresultinresistancetosubse quentlethalischemiceventsinaresponsecalledis chemictolerance .Recently ,severalstudieshaveshownthatasinglesystemicdoseof 2 0mg/kg 3 NPAcausednohistopathologicalabn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