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内蒙古东部的通辽市,320万人口中有152万人是蒙古族,是我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方,饮食文化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这里的食品药品如何监督管理?饮食用药安全如何保障?面对新一轮监管体制改革,又如何寻求突破?通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惠放说:“我们积极顺应改革要求和职能划转后的新变化,及时完善工作思路,强化监管和各项制度,认真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旋肉碱薄膜衣胶囊的制备工艺,解决其吸潮问题。方法:选择新型薄膜衣包材欧巴代进行包衣。结果:包衣后的抗潮湿性能明显增强。结论:利用欧巴代包衣材料进行薄膜包衣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本文选择24例糖尿病肾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苯那普利协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13冽,无性别差异。年龄在18~71岁,平均43.2岁。胰岛素依赖型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31例。病程7~16年,平均9.7年。其中合并高血压者16例,冠心病4冽,脑动脉硬化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冽。尿蛋白0.84~7.499/24h,尿素X:76~28.Zmmol/L,血肌N:178.6~237.6u/mol/L。1.2诊断标准。①有明显的糖尿病病史名尿蛋白…  相似文献   
4.
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持续存在的粗大、精细运动功能发育异常的综合性疾病[1].痉挛型脑瘫是脑瘫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类型的50%以上,以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明显增高、姿势异常、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2].此外,痉挛型脑瘫还会继发功能障碍,如肌萎缩、骨骼畸形以及协调障碍等,降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影响运动...  相似文献   
5.
过去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的急性期病死率在30%左右,自 20世纪70年代广泛建立冠心病监护病室对病人进行监护治疗以来,病死率已降至15%左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采取在病程早期进行溶解血栓治疗后,急性期病死率已进一步降低到10%以下.  相似文献   
6.
尹宏伟  周慧芬 《中国药房》2016,(8):1125-112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胃减压、止痛解痉、抗感染、补充液体、调节电解质紊乱、改善体内微循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10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ivgtt,bid,症状改善后按qd给药,症状完全消失即停止用药。两组患者均治疗8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时间,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减少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把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活动开展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相融合,紧密联系创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实践,深入开展以"提素质、树形象、当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凝聚局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在全系统形成了比学、谋新、实干的生动局面,推动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21例缺血性心脏病(CHD)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脉栓通注射液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身振动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痉挛型双瘫患儿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全身振动疗法,治疗频率为每周5次,每次15 min,共12周。治疗前、治疗12周后(治疗后),记录2组患儿粗大功能评定量表(GMFM-88)D区(站立)和E区(走跑跳)评分、踝关节背屈活动度(ROM)、胫前肌和腓肠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 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治疗前、后GMFCS D区(站立)和E区(走跑跳)评分、踝关节主动ROM、被动ROM、被动背屈踝关节腓肠肌RMS、主动背屈踝关节胫前肌RMS、主动趾屈踝关节腓肠肌RMS、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除主动背屈踝关节胫前肌RMS外,2组患儿治疗后GMFCS D区(站立)和E区(走跑跳)评分、踝关节主动ROM、被动ROM、被动背屈踝关节腓肠肌RMS、主动趾屈踝关节腓肠肌RMS、BB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GMFCS D区(站立)[(36.3±2.6)分]和E区(走跑跳)[(44.1±11.3)分]评分、踝关节主动ROM[(9.36±4.12)°]、被动ROM[(19.64±6.15)°]、被动背屈踝关节腓肠肌RMS[(15.3±6.5)μV]、主动趾屈踝关节腓肠肌RMS[(82.8±13.6)μV]、BBS评分[(39.6±1.6)分]较为优异(P<0.05)。 结论 全身振动疗法能有效改善痉挛型双瘫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痉挛性脑瘫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4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悬吊训练(训练频率为每周6次,每次30 min,持续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用GMFM分级量表(GMFM-88)、Berg平衡量表(BBS)、10米步行速度(10MWT)分别评估2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 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的GMFM-D评分、GMFM-E评分、BBS评分和10MWT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GMFM-D评分、GMFM-E评分、BBS评分和10MWT分别为(33.38±6.32)分、(40.25±7.66)分、(32.35±4.43)分和(14.03±2.89)m/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常规康复训练联合悬吊训练不仅可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和粗大运动功能,还可提高其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