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保健品中非法掺入格列本脲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中药保健品中非法掺入化学成分格列本脲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为药监、药检部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怀疑掺有格列本脲的荞芪胶囊的提取物进行分离分析,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检测法及直接电喷雾四级杆质谱技术对其进行定性鉴别,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格列本脲的含量。结果:供试品荞芪胶囊A、荞芪胶囊B均检出格列本脲,其含量分别为1·51、0·55mg/粒。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作为监测掺有格列本脲中药保健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患者UGT1A1基因型分布,探索真实世界中患者UGT1A1基因多态性与服用伊立替康后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我们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12月该院42例接受UGT1A1基因检测的患者资料,总结其中31例服用伊立替康后其血液学以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UGT1A1*28基因杂合突变率为21.9%,纯合突变率为4.9%, UGT1A1*6基因杂合突变率为31.5%,未检测到纯合突变型;本研究中UGT1A1*6及*28杂合突变的患者较野生型患者血液学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未见显著性差异,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ALT/AST增高、ALP/GGT增高、胆红素增高、乏力、恶心、呕吐、迟发型腹泻; UGT1A1*6和*28双位点突变的患者出现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率为100%。研究表明, UGT1A1*6和*28双位点...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分析和评价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7-12月在深圳市某医院肿瘤专科病房中使用G-CSF的58例肿瘤化疗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信息、G-CSF用药情况,通过建立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对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G-CSF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肿瘤患者G-CSF的DUE标准包括药物使用指征、给药过程和使用后监测三部分内容。该院肿瘤患者使用G-CSF总体合理,给药过程和使用后监测符合标准率均在94.5%以上。但9.2%初次化疗评估为中高度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风险患者未进行一级预防,属于使用不足;14.4%再次化疗评估为低FN风险且前次化疗未出现FN的患者,无指征预防性使用G-CSF,属于使用过度;32.2%治疗性使用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检验结果未低于指南建议的水平,属于使用过度。结论 新建DUE标准可用于评价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G-CSF的使用合理性,为规范化管理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合理使用G-CSF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例61岁晚期肺癌女性患者在同时接受普拉替尼与氟康唑治疗4 d后,出现了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2级血小板减少。临床药师考虑为氟康唑与普拉替尼相互作用引起的血液毒性,依次停用普拉替尼和氟康唑,给予患者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升白细胞治疗,待血细胞计数恢复后,予普拉替尼剂量减半重启治疗,并逐渐恢复至原治疗剂量,后续治疗未再出现不良反应。此病例提示医生及临床药师应意识到普拉替尼与氟康唑有潜在的相互作用,并在普拉替尼治疗期间避免使用CYP3A4抑制药且注意调整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青蒿琥酯中二氯甲烷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项空气相色谱法,以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 二氯甲烷进样量在0.06~6m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最小检出量为15μg,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1.3%。结论 顶空气相色谱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青蒿琥酯中二氯甲烷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微信平台构建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多媒体、交互式、患者全程化管理的肿瘤药学服务系统。方法 系统分设微信端和PC端药师工作站若干模块,利用微信订阅号和小程序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药学科普、抗肿瘤药物药品说明书查询、患者个性化服务等功能。结果 借助微信平台优势建立了集药品信息查询、资讯发布、药学服务于一体的肿瘤药事服务系统,实现了包括多媒体用药宣教、药品知识库建立、患者全程化管理的特色药学服务功能,在乳腺癌患者中推广患者全程管理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肿瘤药学服务系统有助于发掘存在用药监护需求的肿瘤患者,延伸药师对院外肿瘤患者的高质量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肿瘤专科医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推动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通过构建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审方规则,开展以抗肿瘤药物为主的前置审方工作,并构建一系列指标监测系统,持续改进审方规则。结果 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共新建或修订1 000余个药品的9 408条规则,其中数量位居前5位的新规则分别为超适应证、超多日用量、剂量范围、配伍浓度、给药途径。系统干预率从门诊37.91%、住院43.85%分别下降至门诊14.19%、住院18.96%,系统和人工干预成功率大幅提高。通过系统配合人工干预,我院全年处方点评合理率共计上升35.45%。结论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经过肿瘤专科药师修订和维护审方规则后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用药差错、提高处方审核效率、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某院信迪利单抗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循证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统计2022年1~6月该院信迪利单抗病例,并对超说明书用药医嘱的用法进行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评价。结果 88份使用信迪利单抗的病例中,属于说明书内适应证使用16份,占18.18%。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72份,占81.82%,涉及肺癌、胃癌、宫颈癌等共18个瘤种。其中,肺癌、胃癌、宫颈癌等9种癌症有比较充足且等级较高的循证医学证据;而胰腺癌、黑色素瘤、软组织肉瘤等9种癌症目前尚无权威的循证医学证据。结论 信迪利单抗超适应证用药现象普遍存在,应对临床应用中信迪利单抗加强管理,规范超适应证用药。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对国内已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药(ICIs)在肿瘤患者临床使用中的用药安全性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某肿瘤专科医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信迪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等ICIs的处方情况,包括患者信息、用药信息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分析处方是否超适应证用药,评价其临床用药安全性。结果:共收集174例使用ICIs的肿瘤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112例,女62例;患非小细胞肺癌的人数最多,其次是肝癌。ICIs单药使用的病例63例(36.21%),111例(63.79%)患者同时联合其他抗肿瘤药物。136例(78.16%)患者为超适应证用药,超适应证使用者大部分为肝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8例患者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57%,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毒性、肝脏毒性、胃肠毒性等,大部分为轻度和中度毒性。结论:4种ICIs超适应证使用较为普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较多,但程度较轻,安全性较好,大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唐浩淳  孟珺  夏铮铮  左靖  李剑屏  张秋莹   《中国药师》2022,(12):2181-2184
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1/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1/PD-L1)抑制药联合化疗的用药顺序,对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影响。方法:收集某肿瘤专科医院2021年1~9月接受PD-1/PD-L1抑制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的200例病例,统计患者基本情况以及irAEs发生情况,并比较先使用PD-1/PD-L1抑制药再化疗的100例病例(后化疗组),与先化疗再使用PD-1/PD-L1抑制药的100例病例(先化疗组),发生irAEs的差异情况。结果:200例病例中男138例(69.0%),女62例(31.0%),年龄集中在40岁(72.5%);所患疾病主要为肺癌(28.5%)、肝癌(15.0%)和鼻咽癌(10.5%)。共发生irAEs 108例(54.0%),其中先化疗组irAEs发生率(64.0%)显著高于后化疗组的44.0%(P<0.05)。irAEs类型以肝脏毒性(14.5%)、皮肤毒性(11.0%)和内分泌毒性(9.5%)为主。毒性分级中G1G2有123例(61.5%),G3及以上7例(3.5%)。后化疗组中G1G2有51例,G3及以上4例;先化疗组中G~1G2有72例,G3及以上3例。88例患者发生1种类型的irAE,18例发生2种类型的irAE,2例发生3种类型的irAE。后化疗组与先化疗组发生≥2种类型irAEs的均为10例。结论:PD-1/PD-L1抑制药联合化疗治疗中,用药顺序与irAEs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