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研究颞肌和嚼肌在不同颌骨的位置的肌电活动,探讨他们的不同活动比率与颌骨位置的关系。方法 选取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畸形青少年病人20例,年龄10~14岁,ANB角>6°,性别不限,所有病人采用Forsus固定功能矫正与MBT直丝弓矫正联合应用,记录功能矫治前最大咬合位颞肌与嚼肌的肌电活动値及其活动比率作为对照组,功能矫正器戴入初期和半年后颞肌和嚼肌的肌电活动值及其比率变化作为实验组,分析功能治疗前后颞肌和嚼肌肌电活动值及其颞肌/嚼肌活动比率的变化,探讨颞肌和嚼肌肌电活动变化与颌骨位置的关系。结果 功能前移下颌后,颞肌和嚼肌的肌电活动明显减低,颞肌/嚼肌活动比率升高(P<0.05)。结论 功能矫正器的戴入和激活与颞肌和嚼肌肌电活动减低有关,其活动比值的变化与颌骨位置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性病和艾滋病的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大学生群体中性病、艾滋病感染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国艾滋病疫情呈增长趋势,大学生已成为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点人群。本文回顾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以期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碘仿-樟脑酚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碘仿 -樟脑酚 (I-CP)和甲醛甲酚 (FC)在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过程中进行根管消毒的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根尖周炎的病例 162例 ,记录治疗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包括疼痛、肿胀、瘘管、叩痛、松动度及X线表现等。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根管预备后分别置入I -CP棉捻和FC棉捻 ,用氧化锌糊剂严密暂封 ,1周后复诊 ,观察疗效 ,有根管充填适应证者进行根管充填术。结果 I-CP及FC行根管消毒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和 72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应用I -CP在慢性根尖周炎治疗过程中进行根管消毒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对需反复多次封药的慢性根尖周炎病例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老年口腔疾病发病情况、规律,本文对50~87#这一群体进行牙周病、牙体病、粘膜病等情况调查,1993~1995年跟踪观察3年,结果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1.l资料来源:选择982例年龄在50~87岁老年人。其中年龄50,~59岁122例占12.5叱.60~69岁占536例占54.6%,70~79岁298例占30.3%,80岁以上26例占2.6%。所有调查对象均无严重气质性病变,可向行来门诊接受调查。1.2方法:口腔健康检查在门诊牙科治疗椅上进行。检查龋齿、充填体、修复体、缺失牙、义齿修复情况、牙齿颈部楔状缺损、牙同情况牙齿功能动度并记录填表。疾病诊…  相似文献   
5.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主动脉直径扩张达到正常直径1.5倍以上的一种疾病,目前尚无明确适应证为腹主动脉瘤的药物出现。本文主要从诱导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腹主动脉瘤疾病的病理特征、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手段及腹主动脉瘤临床前研究常用的动物模型,这四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而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腹主动脉瘤,为寻找有效的潜在的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靶点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周灿灿  翁瑞玉 《中外医疗》2011,30(19):102-102
牙周组织病是口腔内常见的慢性组织性破坏性疾病,由于病因复杂被认为是难治之症。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和炎症,简单地说就是口腔卫生不良所引起的破坏。牙周炎常表现为牙龈出血、口臭、牙周袋溢脓,严重者牙齿松动,咬合无力和持续性钝痛。国际医学界已公认:牙周炎是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我院对一些牙周病患者采用内科综合用药方法对中晚期牙周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牙半切除术截根术后固定修复术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牙半切除术截根术后与邻牙联合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1例牙半切除术截根术适应证的患者,将拟保留残根完善的根管治疗水门汀充填后,于局麻下施行牙半切除术或截根术,2-3个月后利用余留冠根与有牙体缺损的邻牙进行联合固定修复术,追踪观察2-3年观察疗效,结果:牙半切除术或截根术后余留牙冠根与有牙体缺损的邻牙进行联合固定修复疗效显著,咀嚼力好,易于清洁,术后并发的牙周症状也较少,结论:能通过牙半切除术或截根术而保留的后牙不能轻易拔除,应该考虑与邻牙施行联合固定修复术,固定桥对余留牙根有固定保护作用,并且提高咀嚼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辅助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PR)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NAFLD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NAFLD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RPR、体重指数(BMI)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连蛋白(LN)]水平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RPR、BMI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患者RPR、BM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PC-Ⅲ、Ⅳ-C及LN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益生菌辅助治疗NAFLD可有效降低患者RPR、BMI以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研究颞肌和嚼肌在不同颌骨的位置的肌电活动,探讨他们的不同活动比率与颌骨位置的关系。方法选取安
氏Ⅱ类下颌后缩畸形青少年病人20例,年龄10~14岁,ANB角>6°,性别不限,所有病人采用Forsus固定功能矫正与MBT
直丝弓矫正联合应用,记录功能矫治前最大咬合位颞肌与嚼肌的肌电活动値及其活动比率作为对照组,功能矫正器戴入
初期和半年后颞肌和嚼肌的肌电活动值及其比率变化作为实验组,分析功能治疗前后颞肌和嚼肌肌电活动值及其颞肌/
嚼肌活动比率的变化,探讨颞肌和嚼肌肌电活动变化与颌骨位置的关系。结果功能前移下颌后,颞肌和嚼肌的肌电活动
明显减低,颞肌/嚼肌活动比率升高(P<0.05)。结论功能矫正器的戴入和激活与颞肌和嚼肌肌电活动减低有关,其活动
比值的变化与颌骨位置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免X线超声内镜下胰腺假性囊肿(PPC)透壁引流,对比传统X线引导下透壁引流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就诊于该院的33例行超声内镜下PPC透壁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免X线组14例和X线引导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33例PPC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100.00%),免X线组手术时间为(28.30±13.00)min,明显短于X线引导组的(46.79±18.0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免X线组2例(14.29%)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由于合并部分包裹性坏死,治疗后出现了感染和发热,抗感染治疗效果不理想,再次进行超声内镜下鼻胆管引流后,症状改善;另1例由于合并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行介入治疗后,痊愈出院。X线引导组术后并发症4例(21.05%)。其中,2例因出现囊腔内感染而再次引流;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行开腹手术止血治疗和囊肿外引流术。结论 单纯性PPC行免X线超声内镜下透壁引流术,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且内镜医生能够避免X线辐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