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有冠心病史3年,因心悸、胸闷不适,于1992年8月13日来门诊检查,经血脂、X线、UEG等检查,符合冠心病。 2 心电图特征 其ECG表现较特殊:1、CLBBB;2、V_5呈R型,  相似文献   
2.
阵发性空上速(PSVT)在心内科门诊中较为常见.且多见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治疗方法闻多,各有利弊;近10年来,笔者试用新福林肌注,作为首选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特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三材料1988年8月一1999年8月我院心内科就诊病人中.笔者用新福林治疗PSVrys例,其中男28例,女30例,男l女一0.931年龄:小于19岁9例,2(F-2岁伤倒,30-39岁17例,40-49岁10例,5(y-5岁左侧.最大59岁、最小12岁,平均年龄24岁。1.2发病情况:第一次发病34例,第二次发病儿例,第三次发病6例。1.3症状与体征:全组均有阵发性突然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达标状况,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选取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412例,分析其血脂达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为24.51%,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达标率为12.86%;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LDL-C达标的危险因素是超重或肥胖,保护因素是饮食控制、经济状况好、心理健康;老年高血压患者non-HDL-C达标的危险因素是超重或肥胖,保护因素是饮酒、饮食控制、锻炼、经济状况好。结论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达标状况不理想,饮酒、超重或肥胖、饮食控制、锻炼、经济状况、心理健康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姚慧  吴发国  范家伟  张丽  张奇 《安徽医药》2021,25(8):1540-1543
目的 探讨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病人中,血清骨钙素(OC)水平与慢性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19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T2DM组92例,非T2DM组100例,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OC水平、一般生化指标以及慢性炎症指标的关系,并分析在T2DM组中,血清OC水平与慢性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 老年T2DM病人的血清OC水平较非T2DM组显著下降[(10.46±4.02)ng/mL比(15.76±5.81)ng/mL,P<0.01],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G)、血清铁蛋白(S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计数(MONO)较非T2DM组显著升高[(10.05±3.48)mmol/L比(5.18±0.70)mmol/L、(8.18±1.47)% 比(5.51±0.31)%、(7.24±0.57)mmol/L比(5.46±0.29)mmol/L、(224.09±190.01)ng/mL比(146.06±133.01)ng/mL、(2.71±0.97)mmol/L比(2.10±0.76)mmol/L、(0.42±0.16)×109/L比(0.37±0.12)×109/L,P<0.01].在老年T2DM病人中,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OC水平与SF、Hs-CRP、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呈负相关;校正血糖、BMI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SF、Hs-CRP是影响血清OC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老年T2DM病人中,慢性炎症指标可能与血清OC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Hcy、hs-CRP、UA与老年CHD病人冠状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98例CHD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不稳定组(n=54)与稳定组(n=144).对比2组基线资料信息及血清学指标水平,将有统计学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我们自1990年1月至1999年9月在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中应用盐酸硫胺共治疗J波综合征81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4岁,有冠心病史10年,门诊ECG示:多数导联均出现未下传型或P—R间期延长型之房早,少数导联无房早,仅为窦性心动过缓。举其中L_Ⅰ、V_5、L_Ⅲ加以分析。 L_Ⅰ示:窦性心动过缓,HR53.5次/min,P—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芝麻素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32例MS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健康生活指导及尼群地平控制血压,实验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芝麻素100 mg/次,3次/d,连续服用3个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对MS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71.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6,P〈0.05);治疗后实验组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别为(25.6±1.7)kg/m2、(8.3±1.3)mmol/L、(4.7±0.4)、(1.5±0.8)mmol/L、(4.0±0.8)mmol/L、(2.9±0.5)mmol/L及(24.4±2.4)mg/24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芝麻素可有效改善MS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8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548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双下肢肌电图检查结果,分为非DPN组(NDPN组)与DPN组,NDPN组304例,DPN组244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20例为对照组(NC组),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体质指数(BMI)、血压(B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内皮素(ET)、SF、一氧化氮(NO)等水平,DPN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除HDL-C水平外,DNP组、NDNP组和NC组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HbA1c、ET、TC、TG、LDL-C、SF水平高于NDPN组及NC组,而SOD、NO水平低于NDPN组及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与HbA1c、TC、TG、ET均成正相关(r=0.613、0.461、0.542、0.583,P<0.05),与SOD、NO均成负相关(r=-0.432、-0.57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F、ET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而SOD、NO是DPN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SF是老年T2DM患者DPN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参与DPN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8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548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双下肢肌电图检查结果,分为非DPN组(NDPN组)与DPN组,NDPN组304例,DPN组244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20例为对照组(NC组),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体质指数(BMI)、血压(B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内皮素(ET)、SF、一氧化氮(NO)等水平,DPN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除HDL-C水平外,DNP组、NDNP组和NC组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HbA1c、ET、TC、TG、LDL-C、SF水平高于NDPN组及NC组,而SOD、NO水平低于NDPN组及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与HbA1c、TC、TG、ET均成正相关(r=0.613、0.461、0.542、0.583,P<0.05),与SOD、NO均成负相关(r=-0.432、-0.57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F、ET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而SOD、NO是DPN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SF是老年T2DM患者DPN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参与DPN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