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氟沙星(培洛克)是由日本和法国的研究机构共同开发上市的,是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广谱抗菌作用的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我国经过对其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及安全性、不良反应、各期临床实验等研究,应用于临床。 1 作用机制和抗菌谱 1.1 培氟沙星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DNA旋转酶亚单位α,使细菌的DNA链不能切断,再结合和超螺旋化,从而使DNA不能复  相似文献   
2.
采用以种子培养基为选育培养基的单菌落抑菌圈法对乳链菌肽生产菌Lactococcus lactis subsp.1actis W28(2583 IU/ml)进行自然选育,做出了效价同抑菌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的关系图(图略)。由图可知当直径比大于5.3时,该菌的效价大于2800 IU/ml。直接挑取直径比大于5.3的单菌落5株,得到4号菌(2903 IU/ml)。用传统的选育法与之对比:随机挑出20株菌只有两株效价在2600 IU/ml以上。可见单菌落抑菌圈法大大提高了筛选效率。然后用加有5%乳链菌肽(nisin)产品的梯度平板对4号菌进行抗性筛选,得到对乳链菌肽抗性更强、效价更高的4H1号菌(3016 IU/ml),最后对4H1进行紫外诱变,并利用单菌落抑菌圈法直接挑取3株菌,得到菌株4H1Y2(3499 IU/ml),经稳定性考察后其效价较为稳定(3482 IU/ml)。由此可见单菌落抑菌圈法及抗性筛选法是筛选乳链菌肽高产菌株的快速、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初级中学学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情况,查出病原携带者,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乙肝在校园流行。方法对某初级中学所有学生进行普查,用酶联试剂检测HBsAg,记录阳性和阴性结果,按性别和年级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某初级中学学生HBsAg阳性率为3.12%,男性高于女性,各年级无显著差异。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HBsAg普查,有利于早期发现病原携带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乙肝在校园流行。  相似文献   
4.
东北红豆杉细胞两液相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吴兆亮  元英进  胡萍  胡宗定 《中草药》1998,29(9):589-592
反应-分离耦合技术是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关键技术。作者采用两液相培养技术,深入研究有机溶剂的种类、浓度、加入时间和相毒性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适合作此体系两液相培养的有机溶剂,合适的浓度为8%,加入时间为第7日~10日,与对照组相比,两液相培养的紫杉醇产量提高4倍。  相似文献   
5.
用Y-参比法测定发酵液中林可霉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酵液中林可霉素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根据分光光度法测定林可霉素的原理,研究林可霉素的测定影响因素和规律,得出最佳测定波长为380nm、络合反应时间为30min、浓度为0.02mol/L的络合剂PdCl2剂最佳用量为0.5ml、林可霉素浓度在20—300μg/ml范围内吸光度A与林可霉素浓度C有线性关系。根据Y-参比法,建立了测定发酵液中林可霉素的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硫酸多黏菌素E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泡沫分离技术有效应用于生物分离过程,指出被分离的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在体系中的性能研究的重要性。本文以硫酸多黏菌素E水溶液为体系,研究硫酸多黏菌素E浓度、杂蛋白、无机离子、pH值和温度对硫酸多黏菌素E溶液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能的影响,为硫酸多黏菌素E实现泡沫分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琳  吴兆亮  赵艳丽  李佥  胡春凤 《中草药》2008,39(2):203-206
目的 研究泡沫分离法分离绞股蓝粗提液中皂苷的工艺.方法 利用泡沫分离法对绞股蓝粗提液中的皂苷进行分离,以回收率和富集比为指标确定最佳分离工艺.结果 最佳分离工艺为粗提液皂苷质量浓度为3.21μg/mL、气体流速30 mL/min、塔装液量110 mL、pH值9.0时,皂苷回收率为49.20%,富集比可达4.511.结论 泡沫分离法是分离绞股蓝粗提液中皂苷的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兆亮 《江西医药》2010,45(5):479-480
目的探讨胸腺瘤CT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7例经外科和病理证实的胸腺瘤的CT表现。结果局限型11例,全部局限在前纵隔。非局限型16例,呈侵袭性生长侵犯邻近结构,其中6例侵犯胸膜。发生转移3例,其中肺部转移1例,近位淋巴转移2例。结论胸腺瘤具有特征性CT表现,可为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发酵液中的庆大霉素主要采用微生物测定法测定 ,但其测定方法复杂 ,难以掌握 ,且测定时间长。本文根据磷钨酸钠与庆大霉素反应生成相对稳定的沉淀 ,其滤液吸光度与庆大霉素浓度呈线性关系 ,从而建立了简便 ,快速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的庆大霉素浓度 ,系统研究了提高测定准确性的影响因素与规律。结果表明合适的测定条件 :波长为 2 49nm ,pH为 5~ 7,常温 ,庆大霉素与磷钨酸钠的反应时间为 30min ,对应的磷钨酸钠浓度为 1.5× 10 -4 g/ml。与微生物测定法比较 ,本方法测定庆大霉素针剂和庆大霉素发酵液产生的误差分别小于 3%和 6 % ,庆大霉素在 8~ 2 0u/ml范围内与滤液吸光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