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患者,男,46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3月余,再发加重4d”入院。入院时患者有剑突下持续性腹痛,有黑色大便,大便化验潜血阳性。查体:T36.3oCP90次/rainR20次/minBP90/88mmHg一般情况差,神情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其治疗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34例腹部术后引发胃瘫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与观察组(6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临床期间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瘫、肠鸣音恢复时间和置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9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腹部术后胃瘫可有效的缩短置管时间,促进患者胃瘫、肠鸣音等症状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对于老年患者更为适用,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胸壁结核原有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胸壁结核患者,于规范抗痨2-4周后,手术清除结核病灶,留置负压封闭(VSD),术中、术后持续冲洗、负压吸引,创面愈合出院后继续抗痨6~9个月。结果67例患者均已疗程结束停药,一次性治愈,随访2-5年无复发。结论在胸壁结核的治疗措施中加用负压封闭引流方式,可有效减少和避免术后病灶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96例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6例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8)。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取石。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和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残余结石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术后进食时间明显延长(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对照组及治疗组AST、ALT明显升高,且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术后3d治疗组AST、ALT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d对照组AST、ALT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可提高结石清除能力,减少对肝功能的影响,降低术中对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核菌PCR检测在附睾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8例附睾结节患者中40例患者取精液做结核杆菌PCR检测,28例患者取附睾结节穿抽标本做结核杆菌PCR检测.结果 40例精液标本结核杆菌PCR检测,TB-DNA阳性13例,阳性率为32.5%; 28例附睾结节穿抽标本结核杆菌PCR检测,TB-DNA阳性8例,阳性率为28.5%.68例标本结核杆菌PCR检测,TB-DNA阳性21例,总阳性率为30.8%.结论 精液和附睾结节穿抽标本结核杆菌PCR检测,有助于提高附睾结核的诊断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人施行手术过程中避免职业暴露的经验,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5例HIV感染者和5例AIDS病人施行手术时,医护人员采取了一系列的职业防护措施,并对手术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比较安全地完成了30例普外科手术。其中胆囊切除术12例、腹内金属异物取除术8例、阑尾切除术3例、胃穿孔修补术1例、肠切除吻合术1例、盆腔非霍奇金病淋巴瘤切除术1例、腹股沟非霍奇金病淋巴瘤切除术1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1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1例、肘部非霍奇金病淋巴瘤切除术1例。结论戴防护面罩或眼罩保护眼睛、戴双层乳胶手套护手;注意力高度集中;不直接传递器械;取放器械时眼随手动;不用手直接接针;尽量不用手触摸探查腹腔内金属异物;血液或分泌物喷溅时迅速用纱块遮挡等措施对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成永达  郑刚  寸新华  包靖宇 《吉林医学》2011,32(12):411-2411
目的:探讨巨脾切除术中经脾动脉灌注生理盐水使脾内储血经脾静脉自动回输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在巨脾切除术中先于胰体上缘分离出脾动脉,近端结扎后,经远端脾动脉分次灌注生理盐水,使脾内储血经脾静脉自动回输体内,最后再切除脾脏。结果:28例巨脾患者顺利完成了脾动脉灌注脾切除术,术中失血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均未输异体血,恢复良好。术后3~5 d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升至正常,脾亢得以纠正。术后2~3周B超检查未发现门静脉系统血栓。结论:巨脾切除术中经脾动脉分次灌注生理盐水,使脾内储血经脾静脉自动回输,不仅可减少巨脾切除术中失血,增加手术的安全性,还可减少脾内储血的丢失,减少甚至避免了输异体血带来的风险,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胆石性肠梗阻是一种少见的机械性肠梗阻,约占肠梗阻的1-3%,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患者年龄较大,合并病多,症状又较隐蔽、复杂,病死率明显高于一般肠梗阻,现将收治的一例患者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62岁,反复腹痛、呕吐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天入院。查体:腹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稍肌畏、压痛,反跳痛可疑,肝浊音界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5—8次/分,  相似文献   
9.
<正>病例患者、男、20岁,因"腹痛、腹胀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6d"入院。查体:T 37.3℃,P130次/min,R 20次/min,BP104/57mmHg,一般情况及精神差,神清,极度消瘦,急性病容,皮肤巩膜未见黄染,右肺呼吸音明显减低,高度腹胀,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可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压痛,以下腹压痛明显,伴反跳痛及肌紧张,肝浊音界存在,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1-2次/min,未闻高调肠鸣及气过水声,双下肢浮肿明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腹腔结核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以及入员相对集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发病率较高。2003年7月~2012年5月,我科收治62例腹腔结核并肠梗阻患者,采用内科治疗32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结核性肠梗阻给予手术治疗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