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牡丹江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朝鲜族集民区之一,为了了解其ABO血型系统的分布状况,作者于1989年10月进行了1次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牡丹江地区朝鲜族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IP)对小鼠烧伤后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BABL/c雄性小鼠,90℃(假烧伤组为37℃)水烫背部体表面积约30%致Ⅲ度烧伤后补液1ml,复制烧伤模型。实验分为6组:假烧伤组、假烧伤+S1P组、假烧伤4-DMS组、烧伤组、S1P+烧伤组、烧伤+S1P组。连续观察小肠系膜微静脉烧伤后20~50min的荧光白蛋白渗出情况,用荧光密度比值Pa表示血管通透性,Pa越大通透性越高。结果假烧伤组4-DMS组Pa值在50min时为0.8160±0.0713,明显高于单纯假烧伤组(0.6575±0.1154,P〈0.05)。烧伤后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S1P+烧伤组Pa值自烧伤25min后明显低于烧伤组(P〈0.01),维持在正常水平,而烧伤+S1P组Pa值与烧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S1P对正常的内皮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烧伤后血管通透洼显著增加,S1P能预防烧伤后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但对烧伤后已经升高的血管通透性没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1-磷酸鞘氨醇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是细胞膜磷脂代谢的中间产物,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S1P可作为胞内“第二信使”调节多种生物学作用,如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诱导迁移等,也可通过与膜受体结合在多个组织器官发挥一系列重要的功能,近些年,S1P在血管通透性调节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海港职工血压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人群分布 ,为心血管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化的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调查 10 2 5 6名 18~ 5 4岁青岛港职工 ,男 7795例 ,女 2 46 1例。结果 :理想血压和正常血压男性为 5 8.6 % ,女性为 85 .2 %。 45~ 5 4岁职工中血压处在正常高值及高血压Ⅰ、Ⅱ、Ⅲ级水平的比例男性占 5 4.8% ,女性占 33 .2 %。经相关分析调整年龄后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值、腰围、心率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 ,男性饮酒量与血压显著正相关。结论 :青岛港职工高血压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5.
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破坏将导致血管通透性升高,这一基本病理生理学变化见于多种疾病如炎性反应、烧伤、肿瘤、过敏等.在此病变过程中,人们已较深入地研究了细胞骨架及与细胞间连接相关的细胞间隙,而相对较少研究穿细胞途径(transcellular pathway).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尤其是透射电镜、基因敲除等技术的广泛开展,为研究穿细胞途径提供了较可靠方法,对其机制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刘湘兰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167-167
目的:探讨对40例肝硬化患者行介入部分脾栓塞(PSE)的护理。方法:对40例肝硬化患者行介入部分脾栓塞(PSE)术前给予心理支持及营养护理,术中注意全身肝素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使脾亢得到显著改善。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及术中的密切观察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的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1、3、6、12个月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从医院到社区的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可实现有效的管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分析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这一时期来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70例患儿的临床自己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对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其他的年龄组,且通过分析发现患儿发生医院感染与孕周、抗生素以及激素的滥用、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发生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真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部位主要是胃肠道以及呼吸道、口腔黏膜等。结论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造成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因素主要有早产、低体质量、非母乳喂养、长期住院以及患有严重的原发疾病、侵袭性操作,再加上广谱抗生素和各类激素的滥用等。  相似文献   
9.
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湘兰 《贵州医药》2001,25(1):59-60
近 2年来我院采用在综合措施治疗基础上辅以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4例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参照 1992年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随机分成。治疗组 4 4例 ,男 2 6例 ,女 18例 ;年龄 <6月 2 8例 ,~ 1岁 10例 ,~ 2岁 6例 ,合并心衰 6例 ,呼衰 4例 ;对照组 4 0例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6月 2 6例 ,~ 1岁 9例 ,~ 2岁 5例 ,合并心衰 5例 ,呼衰 4例。两组在性别 ,病情轻重方面基本一致 ,具有可比性。1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抗感染 (病毒 ,细菌 ) ,氨茶碱、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运用罗伊适应模式的观察组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比较2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NYHY分级、出院时6min内步行距离及社会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功能改善情况、6min内步行距离及社会功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罗伊适应模式进行护理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