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观察值与拟合值的绝对误差平方和最小,其评价依据是针对等精度数据而言的,即观测数据具有大体相同的绝对误差,这些误差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然而大量的科学研究的观测数据的误差往往是相对误差,即被观测量愈大,允许的实际观测误差也愈大。例如,医学应用中,浓度测定的标准曲线,样品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度是以相对误差为依据的,这样的数据用通常的最小二乘法将导致参数估计的不准确,因此,以相对误差最小为原理的直线回归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利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循环和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管理法降低医院急诊抢救室医疗设备的故障率与故障频次,优化急救医疗设备管理流程。方法 临床工程处联合急诊抢救室成立管理小组,进行现状把握,统计急诊抢救室从2022年1月至6月的医疗设备的故障待机时间、使用时间与故障频次。组织全员进行头脑风暴,利用鱼骨图、柏拉图等工具,探究故障原因并制定实施对策。统计对策实施后2022年7月至12月的数据,比较故障率和故障频次变化,评价对策实施的效果。结果 开发了设备管理软件MEIS,实现医疗设备的自助查询、报修、追溯功能。改善后的医疗设备使用时间为96 946 h,故障待机时间为369 h。目标达标率为112.5%,进步率为62.38%。对策实施后较实施前急救医疗设备故障率(1.01%vs 0.38%)和故障频次(121次vs 51次)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利用PDCA循环和6S管理法降低了急救医疗设备的故障率和故障频次,规范了急救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使用、故障管理、计量管理流程。有助于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能力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阵列数据的扰动对错误发现率(FDR)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模拟仿真的方法,对1 991个结肠癌微阵列基因数据给予不同相对误差限的随机扰动,每个扰动进行1 000次随机模拟;用FDR的ALSU方法对无扰动数据与有扰动数据分别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比较两者之间的重复率;分析数据扰动对每次基因排序位次变化的影响?结果:差异表达基因的单个平均重复率与总体平均重复率都随数据扰动的增加而下降?差异表达越显著的基因,受扰动误差的影响越小;在扰动误差限≤50%时,数据扰动与差异表达基因总体平均重复率呈线性递减趋势,数据扰动误差限每增加1%,总体平均重复率约下降1.85%?扰动误差限越大,基因排序位次的波动越大?结论:数据扰动是导致差异表达基因可重复性差的原因,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可定量探讨数据扰动对差异基因筛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溢血是我国常见的中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我院从2001年3月至2002年10月采取"高血压脑溢血的外科治疗--锥颅置管血肿溶解引流术"共治疗16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峰  刘成友  游春枝 《江西医药》2010,45(7):688-689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去髓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慢性牙髓炎患者68例,ASAⅠ~Ⅱ级,年龄18~55岁,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Ⅰ组去髓术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Ⅱ组按去髓术常局部浸润麻醉。两组分别观察术前、手术10min、手术结束时的MAP、HR、SPO2及术毕镇痛效果。结果两组SP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MAP、HR无明显变化,对照组的MAP、HR变化明显,实验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去髓术中应用是安全可行,最大程度消除患者的恐惧及疼痛,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后在不同时间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依据随机的原则、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实验组(静吸复合全麻)和对照组(术前全麻),每组82例,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的区别。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指标相比差别不大,术后实验组变化幅度较小,术后12h、24h对照组相比于术前APTT较短,同时短于实验组,术后48h对照组恢复正常,两组差别不大;术后12h、24h对照组FIB明显升高,高于对照组,术后48h恢复正常。结论:静吸复合全麻用于患者手术麻醉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术后12h内能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ARIMA模型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repeats,SSRs)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值进行预测的可行性,为防控流感流行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views 6.0软件对1970~2007年38条同源性相对较高的甲流H1N1流感病毒HA核苷酸序列中SSRs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进行拟合,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用模型对2008~2010年SSRs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进行预测,并用实际数据评估模型预测效果,进而预测2011年数据。结果:ARIMA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既往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的实际序列,对2008~2010年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的预测也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ARIMA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中SSRs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的变动趋势,可用于SSRs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值的短期预测和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持续性套囊内压监测器的效果。方法:选择主动脉夹层术后建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并入住ICU的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持续套囊内压监测器监测囊内压,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气囊压力监测方法,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呛咳及误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套囊内压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1周内VAP、呛咳、误吸的发生率及隐血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每天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ICU人工气道患者应用持续套囊内压监测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因管路漏气、患者体位变化造成的套囊内压不可预知变化造成的不良影响,可减少套囊内压骤升/骤降带来的恶性刺激。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溢血是我国常见的中老年性疾病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我院从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2年 10月采取“高血压脑溢血的外科治疗———锥颅置管血肿溶解引流术”共治疗 16例 ,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手术组与对照组的选择1998~ 2 0 0 0年期间我院未行锥颅置管血肿引流手术治疗 ,随机抽选我院在此期间内科保守治疗的病例作为对照组 ,该组与手术组年龄、血肿量、出血部位、意识状态大体一致。手术组的确定详见后面手术适应症。1.2 一般资料手术组 16例 ,本组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 4 0~81岁 ,平均年龄 6 2 .7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