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桑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桑科植物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法对桑叶95%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桑叶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是8-异戊烯基-7,2′-二羟基-4′-甲氧基黄烷(1)、brosi mine B(2)、7-羟基香豆素(3)、moracin C(4)、isobavachalcone(5)、邻苯二甲酸丁二酯(6)、3,4-二羟基苯甲酸(7)、morachalcone B(8)。结论其中化合物(2)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桑叶降糖有效部位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桑叶中降糖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体外α-糖苷酶活性测定和小鼠高血糖模型筛选降糖活性部位.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利用纤维素、离子交换等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波谱分析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桑叶中降糖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总碱部位,从中鉴定出15种氨基酸并测定了各种氨基酸含量;此外还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除了以前报道过的DNJ (6)、fagomine (7)、1,4-dideoxy-1,4-imino-D-arabinitol (8)外,其余的分别鉴定为2-methyl-hydrazinecarboxylic acid (1)、zarzissine (2)、N-脒基脯氨酸(3)、去甲莨菪碱(1α,2β 3α,4β-tetrahydroxy-nor-tropane) (4)、grateloupinamide(5).结论 桑叶总碱部位为主要降糖活性成分,并且首次通过氨基酸分析鉴定桑叶总碱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分离出5个生物碱类成分,其中化合物1、2、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3.
水烛香蒲花粉镇痛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水烛香蒲花粉镇痛活性部位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活性成分追踪并结合各种色谱方法研究水烛香蒲花粉镇痛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 从活性部位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柚皮素(Ⅰ)、4-羟基内桂酸(Ⅱ)、3-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Ⅲ)、香草酸(Ⅳ)、异鼠李素-3-O-a-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Ⅴ)、香蒲新苷(Ⅵ)和β-谷甾醇(Ⅶ).结论 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黄荆子亲脂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果实亲脂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ODS柱层析法、Sephadex LH-20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对黄荆子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abietatrien-3β-ol(Ⅰ)、vitexifolin C(Ⅱ)、phytol(Ⅲ)、obtusalin(Ⅳ)、L-芝麻脂素(Ⅴ)、邻苯二甲酸二丁酯(Ⅵ)、β-谷甾醇(Ⅶ)。结论化合物为Ⅰ,Ⅱ,Ⅲ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面壁蹲墙功     
蹲墙功的作用腰在人体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灵活、气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另一方面,可保证腰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故古人又有“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说法。相反,若腰部不能放松,弊病甚多。其一,影响丹田蓄气,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能自控。其二,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出现道精、白浊,甚至痛淋;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其三,练动功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研究水烛香蒲花粉镇痛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活性成分追踪并结合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研究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从活性部位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zarzissine(Ⅰ)、胆碱(Ⅱ)、嘧啶-2,4-(1H,3H)二酮(Ⅲ)、6-甲基-嘧啶-2,4-(1H,3H)二酮(Ⅳ)、1-O-(β-D-葡萄糖基)-(2S,3S,4R,8Z)-2-[(2R)-2'-羟二十三酰胺基]-8-十九烯-3,4-二醇(Ⅴ)、1-O-(β-D-葡萄糖基)-(2S,3R,4E,8Z)-2-[(2'R)-2'-羟基十九烷醇氨基]-4,3-二烯十九烷-3-二醇(Ⅵ)和胡萝卜苷(Ⅶ)。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