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9年12月我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婴幼儿甚至新生儿均有感染病例。此疫情下,如何开展高质量的儿科药学服务、保障患儿安全用药,是目前儿科药师的重点工作。因此,本文基于疫情期间儿童慢病用药特点与特殊需求,结合长期慢病患儿的药学服务经验和疫情期间的实际工作,从慢病患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用药资料库的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药学服务的开展、分级药学服务策略的探索等方面归纳相关药学服务模式,以期为特殊时期儿童慢病服务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健康服务业促进会于2023年发布了《药品分剂量操作规范》团体标准。标准规定了药品分剂量操作的基本要求、操作规程、质量检测、储存与效期管理等内容,特别是在各种分剂量模式上提供了详实可操作的流程,为其提供了工作依据。本文对团体标准的研制背景和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详实解读,旨在为标准的宣贯和落地实施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血液在保存期不同时间内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和TNF-α)含量的差异,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含量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的发生率的关系,为选择滤除白细胞时机提供依据。方法取合格红细胞悬液800袋(每袋2U),每袋无菌分装2等份(即每袋1U),其中一份滤除白细胞为过滤组,另一份未滤除白细胞为未滤组。分别于≤7天、8~14天、15~21天、≥22天不同时间段,测定血细胞指标和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和TNF-α)水平,并观察两组血液在不同保存期内临床输血发热反应(FNHTR)。结果过滤组在保存期内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和TNF-α)水平无明显升高。未滤组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和TNF-α)含量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高,尤以15~21天时间后更为明显。两组血液在不同保存期内临床输血发热反应(FNHTR)有明显差异。结论未滤组血液在保存期间能自发产生和积聚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和TNF-α),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除同种白细胞抗体所引起外,可能与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和TNF-α)有关。血液保存最好当天或15天内滤除白细胞,可有效地减少临床输血FNHTR发生。  相似文献   
4.
2007—2009年金华市中心医院血液报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临床提供合格、安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以满足临床需要是医院输血科的主要任务.血液及其制品经血站到达医院后,易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造成报废.我们对造成报废的不同原因做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临床药师药物咨询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对临床用药咨询进行分析,了解临床需求,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方法:收集整理100例临床药物咨询资料,对用药咨询的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咨询药物中以抗感染药物最多(33%),咨询内容分类中药物用法用量最多(17.6%)。结论: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患儿及家属的交流,提供合理安全的用药。  相似文献   
6.
儿科病人尤其是新生儿和早产儿,各种生理功能包括自身调节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感。与成年人有巨大的差别,因而更加需要根据年龄、发育水平、整体健康状况进行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临床药学服务的兴起和发展为儿科病人合理用药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近二年来,逐步摸索,将医院药学与临床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各项药学服务,确保儿科病人用药安全有效,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儿童医院螺内酯片的使用情况,探讨可改善螺内酯片分剂量现状的可行性方案,满足儿科临床精准化、个体化的给药需求。方法 调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住院患儿使用螺内酯片(每片20 mg)的医嘱,分析患儿年龄、分剂量规格、就诊科室分布及常用分剂量给药存在的问题,结合文献检索与团队实践探究适宜对策。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11 239条使用螺内酯片医嘱,其中分剂量医嘱占比83.91%;在分剂量医嘱中,呈现年龄段小,分剂量规格多,用药专科性强,用药时间长等特点。制定药品分剂量操作规范、借助合适的分剂量工具,有助于提高分剂量操作的准确度,减少给药剂量不准所导致的不良事件;而临时调配液体制剂和医疗机构制剂的探索,有助于提高给药剂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实现个体化给药。结论 本研究以探究螺内酯片剂适宜分剂量方案为例,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团队实践与文献检索分析探究分剂量准确、质量可控、患儿依从性高的可行性对策,为寻找适宜的儿科片剂分剂量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儿童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的使用及治疗过程中药物相互作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23日—2023年2月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所有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的住院患儿病例资料,分析该药的使用情况,并对相关的联用药物进行分类,通过micromedex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分析该药的临床潜在相互作用药物情况并进行严重性分级。结果 共收集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病例48例,中位年龄6.71岁,年龄范围87 d~17.75岁。使用科室集中在血液科、ICU、感染科、综合内科,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肿瘤,用药后中位退热时间3 d。用药期间联用药物较多,共收集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潜在相互作用药物15种,需关注与抗真菌药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结论 儿童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较多的科室为血液科,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肿瘤,用药期间联用潜在相互作用的药物时应当注意监测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开发早产儿肠外营养(PN)管理软件,保证临床医生快速制订准确的肠外营养治疗方案。方法:运用Microsoft公司的C#开发工具设计开发早产儿肠外营养管理软件。结果:该软件能自动、准确计算早产儿肠外营养液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剂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论:该软件简化了早产儿肠外营养医嘱,改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肠外营养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输血引起Rh血型抗体的频率并鉴定抗体特异性。方法采用凝聚胺介质试剂与抗球蛋白介质试剂分别筛查和鉴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采用吸收放散试验鉴定抗体特异性,并检测抗体的Ig类型及效价。结果5600例输血的患者共检测出Rh抗体7例,检出率为0.125%。抗体特异性为:抗-cE2例,抗-E2例,抗-C、抗-c和抗-D各1例。结论检出的Rh抗体,以抗-E和抗-E相关抗体为主,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是当前Rh抗体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