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眼底特征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眼科门诊行FFA检查的DR合并RVO患者41例45眼的眼底图像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41例DR合并RVO的患者中.双眼同时发病有4例8只眼.其余皆为单眼,其中以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最多,有29只眼.其次为颞上分支静脉阻塞.有7只眼.其它分吏静脉阻塞有9只眼。FFA表现为:静脉阻塞区网膜有大量神经纤维层出血.相应黄斑区荧光渗漏.掩盖了此眼DR的改变.对侧眼可见DR不同级别的改变或无DR改变。所观察病例中有1只眼同时合并动、静脉阻塞.FFA表现为:静脉阻塞区网膜有大量出血.动脉阻塞区网膜苍白,动脉充盈延迟。结论 DR合并RVO的临床及眼底改变有其特殊性.应与单发的DR或RVO鉴别。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引起视力严重障碍的常见眼病。其眼底荧光造影特征已是众所周知,但DR同时合并其它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如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和(或)视网膜动脉阻塞(Retinal Artery Occlusion,RAO)等的报道还较少见,这种合并存在的眼底病变其临床改变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小鼠视网膜光性损伤光镜及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小鼠视网膜光性损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40只封闭群昆明小鼠在自制的光损伤箱间断光照3天,每天光照前先暗适应12小时,然后光照12小时。随机将小鼠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在光照后的第1、6、12、18和30天摘取眼球,每个时间点6只动物进行光镜、2只动物进行电镜观察。结果光照后,首先出现感光细胞层的外节盘膜肿胀、碎解及空泡变,内节线粒体肿胀、球形变;随后外核层出现核染色质固缩、液化、空泡变,核膜皱缩、内陷、分离,最后外核层变薄消失;有的标本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的顶端微绒毛消失,基底皱折变平。结论小鼠视网膜光性损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感光细胞层的退行性变性。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215-218)  相似文献   
5.
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与葡萄膜炎防治的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ACAID)是抗原置入前房后诱发的一种系统免疫偏离现象,以迟发性超敏反应受抑为特征。本文介绍了近10多年来有关ACAID现象的实验研究概况,ACAID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ACAID形成必须有完整的眼-脾功能轴心,前房的微观环境是诱导ACAID的关键,房水中含有多种免疫调节因子,其中最主要的是转化生长因子---β.近年来有实验证明在活体内或培养皿中模拟前房的微观环境诱导ACAID能防治葡萄膜炎的发生、发展,给防治人类葡萄膜炎展示了希望和前景。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56-58)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2岁.因左眼视力急剧下降5 d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009年5月29日弯腰劳动时,突然自觉左眼视物不清、眼花,休息后无缓解;无眼红、眼痛,头痛、恶心等.当地医院给与消炎治疗(具体药物名称不详)未见好转,6月3日来我院眼科就诊并以"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收入院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全身检查:血压120/90mm Hg(1 mm Hg=0.133 kPa);脉搏68次/min,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7.
8.
9.
老年性黄斑变性 (AMD)是西方发达国家 6 5岁以上老人中心视力损害和致盲的主要原因[1 ] ,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是 AMD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激光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但激光对于严重视力损害的保护是以中心视力下降为代价的[2 ,3] 。局限性视网膜黄斑转位术(L MT)无需切开视网膜 ,手术方式简单 ,并发症少 ,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较大。我们在兔眼上建立局限性视网膜转位与视网膜脱离模型 ,对手术后的视网膜组织学变化进行对比观察 ,以为临床开展局限性视网膜转位术奠定基础。1 材料和方法成年健康灰兔 …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佩贤 《眼底病》1990,6(1):28-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