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7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牡丹江市林海水库枢纽的概况,阐述了工程选址、挡水建筑物形式及工程布置的方案比选,最后提出枢纽布置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恒压压汞、恒速压汞等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样品经行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普遍为低渗透砂岩并具有孔喉较小、分选性较差和细歪度的特点,但同时恒速压汞实验表明大喉道对渗透率贡献大,是提高储层渗流能力的关键.另一方面通过对沉积微相、水动力条件、储层碎屑组分以及成岩溶蚀作用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强水动力砂体发育带的心滩微相是相对高渗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溶蚀作用是相对高渗储层形成的关键.在相对高渗储层形成过程中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强水动力粗粒心滩沉积有利于溶蚀作用的发生,溶蚀作用的发生又促进强水动力心滩沉积向相对高渗储层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Animportantclassoffluorescentlampandplasmadisplayphosphorsisbasedoncom poundsofthealkaliearth rareearthaluminatesystemsbecauseoftheirhighluminescenteffi ciencyandstabilityunderultravioletandvacu umultravioletlightexcitation[1] .Especially ,alkalineearthhe…  相似文献   
4.
研究Al含量和热处理对FeCoNiCrCu0.5Alx多主元高熵合金的相结构、硬度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随着Al含量的增加,铸态合金的相结构由FCC相向BCC相转变。当x从0.5增加到1.5时,FeCoNiCrCu0.5Alx高熵合金的稳定结构由FCC结构向FCC+BCC双相结构转变。BCC相的硬度高于FCC相的,在氯离子及酸性介质中BCC相的耐腐蚀性均优于FCC相的。FeCoNiCrCu0.5Al1.0铸态合金具有高硬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我国研究生数理统计教学的现状,针对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借助数理统计教学平台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古脊梁"晚三叠世的构造特征是一意义重大而又长期争论的基础地质问题。通过区域角度不整合及"古脊梁"东西两侧沉积岩岩性、岩相综合特征分析,提出了"古脊梁"为一动态的隆升和下沉的构造演化带的新认识。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古脊梁"晚三叠世为构造隆升带,上三叠统延长组长1~长7油层组沉积期,"古脊梁"构成鄂尔多斯盆地的西部边界,且为盆地西部沉积的物源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恒压压汞、恒速压汞等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样品经行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普遍为低渗透砂岩并具有孔喉较小、分选性较差和细歪度的特点,但同时恒速压汞实验表明大喉道对渗透率贡献大,是提高储层渗流能力的关键。另一方面通过对沉积微相、水动力条件、储层碎屑组分以及成岩溶蚀作用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强水动力砂体发育带的心滩微相是相对高渗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溶蚀作用是相对高渗储层形成的关键。在相对高渗储层形成过程中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强水动力粗粒心滩沉积有利于溶蚀作用的发生,溶蚀作用的发生又促进强水动力心滩沉积向相对高渗储层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双层复合材料的软磁性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单辊法制备单层非晶薄带,采用双喷嘴快速凝固技术将2层合金直接复合到一起,制备出双层非晶复合带材料.研究了单层薄带材料的软磁性能以及双层复合后软磁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将具有高的磁导率、低弛豫频率和高弛豫频率、较低磁导率两2种材料制成双层复合材料能有效地改善其软磁综合性能,并根据畴壁运动动力学和内应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对改善软磁材料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气提法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提法是一有效的实验测定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共沸数据、稀溶液组分活度系数与组成关系及分离剂无限稀释选择度的方法。介绍了气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