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环保角度出发,介绍了钢铁企业酸再生产线对热轧钢板酸洗后形成的废酸循环利用及氧化铁粉制备和应用过程。通过技术优化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用途,并逐步满足了高端客户对氧化铁粉的不同品质需求,有效提升了酸再生能力和氧化铁粉一级品率,减轻了钢铁企业副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在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提高固废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运营成本,形成绿色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王章岭  陈彤  田贵昌  韩乐  王莉  刘建华 《轧钢》2016,33(5):78-81
针对厚规格管线钢卷取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卷形缺陷,从设备精度、侧导板短行程控制、侧导板纠偏功能、夹送辊辊缝设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优化。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后,有效降低了卷形缺陷发生率,提高了卷形一次命中率和卷形质量,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结合首钢京唐公司热轧2250mm生产线蓄热式4号加热炉建设,简要介绍蓄热式上下供热的加热炉炉型结构概况、炉衬施工及后续烘烤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低成本高效化生产汽车板等高端产品过程中铸坯判定系统存在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铸坯生产异常信息传递匹配不准确、判定效率不高等问题,首钢京唐炼钢厂对原先的过程控制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结合汽车板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冶金缺陷与生产过程影响因素对应规则知识库,归纳整理123项异常事项,开发了智能化铸坯质量判定系统,通过全线跟踪过程质量参数及异常事件并自动匹配到定尺铸坯上,与设计的工艺卡及制造标准对比,自动判定出铸坯质量结果及对应异常板坯处置指示。结果表明,该系统可自动快速判定铸坯质量,实现过程异常实时监控以及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  相似文献   
5.
随着家电产品制造商对冷轧涂镀基板表面质量要求的日趋严格,无手感的边部细线缺陷已不能满足客户使用要求。通过大量数据统计和缺陷分析发现,边部细线缺陷成因主要与热轧工序工艺控制有关。通过调整板坯出炉温度、减宽量及定宽机锤头模型等,边部细线缺陷逐步得到控制。工艺改进措施实施后,边部细线缺陷发生率由0.52%降至0.06%,效果显著,为客户提供了优良的产品质量,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大尺寸夹杂物超标,提出了采用“BOF-RH-CC”路线生产车轮钢工艺。通过系统地实验室试验与工业试验,研究了“BOF-RH-CC”工艺路线下的硫含量、温度以及夹杂物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结果表明:在KR工序通过采用新型脱硫剂,可以将84%炉次的铁水硫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0×10-6以下;在转炉工序回硫主要影响因素为KR脱硫渣,当扒渣率为95%时,KR渣带硫量占入炉总硫量比例达到了26.7%,而当扒渣率在99%时,KR渣对转炉回硫仅占6.8%,应当保证KR处理后顶渣去除率控制在99%以上;在精炼RH工序当RH吹氧升温量不大于100m3,不仅满足温度要求,同时也达到了洁净度的要求;在低氧条件下将夹杂物控制为高熔点且不易变形的CaS-Al2O3类夹杂,降低了钢种大尺寸夹杂的数量。通过上述研究,在“BOF—RH—CC”工艺路线下,可将成品钢中硫的质量分数和TO的质量分数分别控制在20×10-6和12×10-6以下,同时钢中大尺寸夹杂物数量降低了50%,满足钢种对硫含量、温度及夹杂物的要求,实现了该工艺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外质量管理体系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结合钢铁产品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和需求,以生产过程为切入点,开发了一套定量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评价模型。该模型以ISO9001和IATF16949标准、顾客特殊需求和5M1E理论为基础,通过采用质量功能屋法和专家打分法,突破了标准条款无权重的业界难题。通过2年的运行,切实提升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DP780及以上级别先进高强钢经热轧平整后,存在带钢尾部向上翘曲行为,导致酸连轧生产时无法顺利穿带。针对该问题,从平整机组设备状态、工艺控制、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控制工艺对先进高强钢尾部翘曲行为的改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通过采取平整机组定尾后投入出口张力辊对尾部进行压紧,并适当提高张力辊压力的措施,有效解决了先进高强钢平整后的尾部翘曲问题,提高了高强钢板形质量,为下游工序生产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4-73№10D离心式通风机内部的三维气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重点分析了各个部分的压强和速度分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热轧折叠缺陷对酸连轧工序造成的原料空卷问题,从热轧工序相关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了薄规格热轧钢带生产过程中折叠缺陷形成原因,主要为钢带头尾存在不同程度镰刀弯或局部浪形等问题,经卷取侧导板和夹送辊共同挤压作用后形成的。通过在设备精度、工艺改进、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优化和改进,薄规格热轧钢带折叠缺陷发生量得以有效控制,月均发生量从攻关前的55卷左右逐渐下降至攻关以来的20卷左右水平。进一步提高了热轧钢带一检合格率和折叠缺陷的预警识别率,有效降低了热轧钢带折叠类缺陷对下游工序生产过程造成的影响,促进了上下游生产节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