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广义系统的状态观测器的存在性,给出了状态观测器的具体形式及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一类 E_2系统进行了研究,在保证极限环线(3,1)分布的情况下,扩大了参数 n 的变化区间,在较弱条件下给出了该系统具有极限环线(3,1)分布的一个充分性条件。  相似文献   
3.
根据宝钢三期焦炉原加热模型存在的问题与目前炉温控制模式,提出了“焦炉直行温度和火落时间双反馈控制策略”。介绍了焦炉直行温度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算法和非典型工况下直行温度的修正方案,及将火落时间参与反馈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对圆形孔凹模的强度计算进行研究,并导出不同边界条件下凹模厚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一类Kolmogorov系统的全局性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奇点的性态,画出了该系统的全局结构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亚正定阵在生产科研中的一些重要应用,并展示了亚正定阵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三菱Melplac2000及FoxboroI/A s的通信接口原理的分析,采用不同控制系统之间通过TCP/IP通信的方法,实现了数据交换的目的,并着重剖析了E5RFTCP/IP卡的软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
焦炉直行温度数学模型及其在宝钢三期焦炉中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详尽分析了宝钢三期焦炉热工工艺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焦炉直行温度数学模型。采用现场实测的立火道温度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仿真计算了不同工况对焦炉直行温度和加热煤气流量等主要热工参数的影响,所做工作为焦炉的计算机优化加热控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干熄锅炉内传热过程数学模型及其数值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详细分析了干熄锅炉内传热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干熄锅炉内传热过程数学模型。采用现场实测数据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仿真计算了典型工况下的理论产汽量,并分析了影响干熄锅炉产汽量的诸多因素。所做工作对干熄炉一锅炉系统的计算机优化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干熄炉内流动与传热过程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多孔介质理论,采用非局域热平衡法,建立了干熄炉内流动与传热过程的一维在线控制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干熄炉内循环气体和焦炭温度沿炉高的分布规律进行了仿真计算,在验证数学模型正确可信的基础上,对干熄炉在不同产量条件下满足工艺要求的最佳气料比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所得结论对干熄炉的实际生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